时间: 2025-04-26 03:07: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7:32
作者: 李群玉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酒为看花酝,花须趁酒红。
莫令芳树晚,使我绿尊空。
金谷园无主,桃源路不通。
纵非乘露折,长短尽随风。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花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中提到,饮酒赏花是要趁着花儿盛开的时节,酒也要与花相映成趣。不要让花树凋谢晚了,留下我独自一人杯空酒尽。金谷园没有主人,桃源的道路也无法通行。即使不去摘花,花的长短也随风而逝。
作者介绍: 李群玉,唐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生于盛唐时期,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受到了良好的文学熏陶。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春日,正值花开时节,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赠花》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诗作。诗的开篇便强调了赏花与饮酒的和谐关系,展现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通过“花须趁酒红”,诗人传达了对时光流逝的紧迫感,提醒人们要把握当下,珍惜眼前的美好。接下来的“莫令芳树晚,使我绿尊空”,则流露出一种孤独与失落的情绪,仿佛在说,若花凋谢而我独醉无伴,岂不孤冷?金谷园与桃源的描写,分别象征着人们向往的美好与现实的无奈,突显了诗人心中的矛盾与挣扎。最后一句“纵非乘露折,长短尽随风”,更是道出了一种对自然法则的感慨,花的美丽虽然短暂,但在风中仍然有其独特的韵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美好,从而引发读者的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赏花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反映了人们对美与生命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的“酒”象征什么?
“芳树晚”是在表达什么情感?
答案: 1-B; 2-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