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东斋杂书

《东斋杂书》

时间: 2025-07-29 07:37:47

诗句

吾贫无时醒,日月忽遄迈。

空林春采葚,荒垄秋种稗。

孤学有自来,饥死奚足怪。

著书充栋宇,一字不肯卖。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7:37:47

原文展示:

吾贫无时醒,日月忽遄迈。
空林春采葚,荒垄秋种稗。
孤学有自来,饥死奚足怪。
著书充栋宇,一字不肯卖。

白话文翻译:

我贫穷到无时无刻能清醒,日月在不知不觉中飞快地流逝。
空旷的森林里春天采摘桑葚,荒废的田垄在秋天播种杂草。
孤独的学问来源于自我,饿死又有什么值得惊讶的呢?
我写书充满整个房屋,却一字也不愿意出售。

注释:

  • 吾贫无时醒:我贫穷到无时无刻能清醒,意指生活困窘。
  • 日月忽遄迈:日月在不知不觉中飞快流逝,表达时间的无情与匆忙。
  • 空林春采葚:空旷的森林中春天采摘桑葚,描绘自然的景象。
  • 荒垄秋种稗:荒废的田垄在秋天播种杂草,反映农事的失落。
  • 孤学有自来:孤独的学问来源于自我,强调个人努力的重要性。
  • 饥死奚足怪:饿死又有什么值得惊讶的,表达对贫困的无奈。
  • 著书充栋宇:写书充满整个房屋,表明创作的多产。
  • 一字不肯卖:一字也不愿意出售,彰显了对知识的坚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是宋代著名的爱国诗人,生于1125年,卒于1210年。他的诗歌作品以表达爱国情怀、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而著称,风格多样,语言生动。

创作背景:陆游生活在南宋时期,国家动荡不安,民族危机深重。他在诗中常常流露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自我的反思。《东斋杂书》反映了他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及对知识和创作的坚持。

诗歌鉴赏:

《东斋杂书》是一首深具个人色彩的诗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困境的无奈和对知识的执着。开头两句“吾贫无时醒,日月忽遄迈”展示了诗人沉浸在贫困与忙碌的生活中,生活的艰辛让他无法清醒过来,时间在无声无息中流逝,仿佛在无情地嘲弄他的无奈与无助。接下来的“空林春采葚,荒垄秋种稗”则通过自然的描绘反映出诗人所处环境的荒凉与落魄,春天的生机与秋天的荒废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诗人对自己学问追求的孤独与艰辛。

而“孤学有自来,饥死奚足怪”则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是孤独的,尽管可能因此而面临饥饿与困苦,但他却不以为然,反而展现出一种自我牺牲的精神。最后一句“著书充栋宇,一字不肯卖”则是对知识价值观的坚定立场,表明即使在贫穷中,他也坚持不将自己的知识与创作出售,这种坚持反映了诗人内心的高尚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整首诗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深刻表现了陆游对个人命运、社会现状和知识价值的思考,展现出他作为一位知识分子的责任感与坚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吾贫无时醒:表达了作者的贫困生活,常常无法从困境中清醒过来。
  • 日月忽遄迈:日月如梭,时间匆匆流逝,使人感到惋惜。
  • 空林春采葚:春天的桑葚在空旷的树林中采摘,暗示生活的单调与孤独。
  • 荒垄秋种稗:秋天的荒废田垄上种植杂草,象征着失去的机会与无奈。
  • 孤学有自来:强调个人学问的孤独与艰辛,显示出追求知识的努力。
  • 饥死奚足怪:面对贫困,不至于感到惊讶,反映出一种无奈的接受。
  • 著书充栋宇:写作充满整个房屋,显示出创作的丰盈。
  • 一字不肯卖:坚守对知识的价值,表明不愿意出卖自己的作品。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春与秋、空林与荒垄的对比,突出生活的变迁与无奈。
  • 象征:桑葚与杂草作为象征,代表着诗人对知识的追求与生活的困苦。
  • 夸张:写书“充栋宇”,强调创作的丰盛,但同时也反映出孤独的心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知识追求的坚持与对生活困境的无奈,表现了陆游作为一位知识分子的责任感与高尚情怀,揭示了在贫困中仍保持对文化和理想的坚守。

意象分析:

  • 贫穷:象征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 日月:代表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桑葚:象征自然的馈赠与生活的希望。
  • 杂草:象征失去的机会与无奈的现实。
  • 书籍:象征知识与文化的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陆游生活在哪个朝代?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2. “著书充栋宇”中的“栋宇”指的是什么?

    • A) 房屋
    • B) 树木
    • C) 书籍
    • D) 田地
  3. “饥死奚足怪”表达了怎样的态度?

    • A) 对生活的愤怒
    • B) 对困境的接受
    • C) 对知识的渴望
    • D) 对社会的批评

答案

  1. B) 宋代
  2. A) 房屋
  3. B) 对困境的接受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陆游的《东斋杂书》与杜甫的《春望》均表现了对国家与个体命运的思考,但陆游更侧重于个人的学术追求与生活困境,而杜甫则更关注国家的兴亡与百姓的疾苦,二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异同,但都显现出深厚的历史责任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陆游诗文选》
  • 《宋代文学史》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答张十一功曹 奉和杜相公太清宫纪事陈诚上李相公十六韵(杜元颖也) 题张十一旅舍三咏榴花 / 题榴花 听颖师弹琴 食曲河驿(驿在商邓间) 游城南十六首。遣兴 晚次宣溪,辱韶州张端公使君惠书叙别酬以绝句二章 驽骥 木芙蓉 示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鸣金收军 危疑 知书知礼 齐字旁的字 故步自画 二臣 隶字旁的字 修志 屮字旁的字 山包海汇 乚字旁的字 清水冷灶 立字旁的字 后悔何及 崩弛 包含畅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