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田家杂兴和林屋山人作 其三

《田家杂兴和林屋山人作 其三》

时间: 2025-05-02 13:57:36

诗句

东风昨夜来,不知草木长。

晓起荷锄出,眺此平原广。

墙头桑叶白,屋后春泉响。

节序时迭更,风光正骀荡。

野老散鸡豚,相逢时倚杖。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57:36

原文展示:

东风昨夜来,不知草木长。
晓起荷锄出,眺此平原广。
墙头桑叶白,屋后春泉响。
节序时迭更,风光正骀荡。
野老散鸡豚,相逢时倚杖。

白话文翻译:

昨夜东风吹来,不知草木是否生长。
清晨我起床提着锄头,眺望这片宽广的平原。
墙头的桑树叶子已变白,屋后的春泉在欢快流淌。
节气交替更新,风光正好,景色怡人。
乡间的老人散养着鸡和猪,偶尔相逢时倚着拐杖。

注释:

  • 东风:春风,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荷锄:提着锄头,表示农忙的生活。
  • 墙头桑叶白:桑树的叶子变白,意味着春天来了,桑叶白是桑树成熟的标志。
  • 春泉响:春天的泉水流淌,象征着生机与活力。
  • 节序时迭更:节气和季节不断交替变化。
  • 骀荡:形容风光开阔而舒适。
  • 野老:乡村的老人,代表乡村的生活气息。
  • 散鸡豚:指在田野上散养的鸡和猪,表现出农村的安宁与自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纕(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主要活跃于江南地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田园生活为题材,描绘乡村的风景和农人的生活,展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江南地区春天的季节,作者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诗中体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天的田园风光,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农人生活的恬淡。诗人在开头用“东风昨夜来”引入春天的主题,清新的风带来了生机,接着通过“晓起荷锄出”的描写,表现了农人的日常生活,即使是忙碌的劳作中,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墙头的桑树和屋后的泉水,具体而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田园风貌,反映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诗中的“节序时迭更,风光正骀荡”不仅传达了季节的变换,也强调了自然风光的魅力。最后两句中,野老与鸡豚的意象,体现了乡村的宁静与和谐,给人一种恬淡的生活气息。

整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象和质朴的乡村生活为主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赞美,传达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哲学。诗的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东风昨夜来:引入春天,暗示春风的到来带来了新的生机。
  2. 不知草木长:表达对自然生长的期待,给人以生机盎然的感觉。
  3. 晓起荷锄出:描绘农人早起工作的场景,表现勤劳。
  4. 眺此平原广:表现对自然宽广的赞美,增强了空间感。
  5. 墙头桑叶白:细节描绘,桑树的变色暗示春天的到来。
  6. 屋后春泉响:泉水的流淌象征着生机和活力。
  7. 节序时迭更:反映出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
  8. 风光正骀荡:形容春天的景色美好而舒适,心情愉悦。
  9. 野老散鸡豚:表现乡村的生活气息,人物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10. 相逢时倚杖:表现出乡村的宁静,人与自然的融洽关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的生活相结合,表现出生活的恬淡。
  • 拟人:春泉的“响”使其具有人性化,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野老散鸡豚”与“相逢时倚杖”,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田园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一种质朴、恬淡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风:象征春天,生机与希望。
  • 桑叶:代表农业生长,乡村的富饶。
  • 春泉:象征生命的源泉,流动的生机。
  • 野老:代表乡村的传统与安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哪个季节的风?

    • A. 夏风
    • B. 秋风
    • C. 东风
    • D. 冬风
  2. 诗中“晓起荷锄出”中的“荷”字指什么?

    • A. 拿着
    • B. 放下
    • C. 买来
    • D. 遗忘
  3. 诗中描述的墙头是什么树?

    • A. 梨树
    • B. 桃树
    • C. 桑树
    • D. 梅树

答案:

  1. C. 东风
  2. A. 拿着
  3. C. 桑树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
  • 《江南春》 - 杜甫

诗词对比:

  • 孟浩然的《春晓》同样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但更侧重于晨起的宁静与美好;而沈纕的《田家杂兴》则侧重于农人的生活与田园的繁忙。两者在主题上相似,但表现手法和侧重点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清代诗人作品选集》
  • 《诗经与古诗的比较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半山春晚即事 过故居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 定林 与道原过西庄遂游宝乘 题友人郊居水轩 杂咏八首 山前 题汤泉壁垩诸子有欲闲之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瓶不响,半瓶晃荡 焰慧地 殷罗 听伺 一见了然 击扣 西字头的字 角字旁的字 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 包含序的成语 形开头的成语 不汲汲于富贵 韶光荏苒 子字旁的字 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旡字旁的字 吉祥止止 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齿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