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32: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32:44
蚕妇叹
作者: 王虎臣 〔元代〕
贫农值年凶,终岁常苦饥。
贫女蚕不收,终年废机丝。
无食夫婿事,无衣妾心悲。
终朝掇柔桑,日暮心力罢。
居然不成茧,何以慰我思。
君不见金谷园中歌舞妾,
金缕衣裳自盈箧。
一朝祸起坠高楼,
翠袖红衿如电灭。
嗟嗟蚕妇莫忧寒,
孟光身上无衣完。
这首诗描绘了农家妇女的困境。贫穷的农民经历了灾年,整年都忍受饥饿。身为蚕妇的女儿,蚕丝收成不佳,整年都无法织布。她没有食物供丈夫吃,身上没有衣服让妾心生悲伤。她整天采摘柔桑,直到日暮时分才感到精疲力竭。即使辛苦劳作,却依然无法生产出蚕茧,如何能安慰我内心的忧愁呢?你难道没见到金谷园中歌舞的妾,她们身着金缕衣裳,自然富足,生活奢华。然而一朝祸事降临,她们从高楼跌下,翠袖红衿如同电光般消逝。可怜的蚕妇不必再为寒冷而忧愁,孟光身上也曾没有衣服。
作者介绍:王虎臣是元代的诗人,他的诗歌多描写民生疾苦,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其风格简练,情感真挚,常用生动的细节展现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元代社会动荡、农民生活困苦的背景下,反映了当时农民的苦难与无奈,尤其是女性在家庭与社会中的边缘地位。
《蚕妇叹》是一首深刻揭示农妇困境的诗作,通过蚕妇的视角,展现了她们在艰难生活中的无助与悲愤。诗的开头,作者以“贫农值年凶”点出经济困境,紧接“终岁常苦饥”展现了饥饿的状态,令人感受到生活的沉重。接着,诗中通过对蚕妇生活的描绘,展现她们的辛劳与无奈。整年忙碌却无收获,情感的悲伤在“无食夫婿事,无衣妾心悲”中达到了高潮,突显了妇女在家庭中的重要性与无奈。
诗的最后两句则引出富贵生活的对比,金谷园中歌舞妾的奢华生活与蚕妇的苦难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与人性的脆弱。孟光的故事则暗示了即使是富贵之人,也难免遭遇不幸,最终回归于无衣的境地。这种情感的层次感使得诗歌不仅仅是对个人苦难的描述,更是对整个社会状况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对底层人民生活的深切同情,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与命运的无常,强调了女性在艰难生活中的坚韧与无奈,呼唤对其命运的关注。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金谷园”象征什么?
A. 贫困
B. 富贵
C. 劳动
D. 自然
诗中“无食夫婿事”的意思是什么?
A. 丈夫有吃的
B. 丈夫没有食物
C. 妻子有食物
D. 妻子不关心丈夫
孟光身上的“无衣”暗示了什么?
A. 富贵者也难免遭遇不幸
B. 蚕妇的生活很幸福
C. 贫穷是永久的
D. 女性没有价值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