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书中乾蝴蝶

《书中乾蝴蝶》

时间: 2025-04-30 18:53:05

诗句

此身未肯没蓬蒿,翰墨钻研志趣高。

早并虫鱼登《尔雅》,自寻香草到《离骚》。

怜他金粉耽缃帙,写尔芳魂托彩毫。

一卷《南华》凭梦醒,始知栩栩亦徒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53:05

原文展示:

《书中乾蝴蝶》
作者: 沈纕 〔清代〕

此身未肯没蓬蒿,翰墨钻研志趣高。
早并虫鱼登尔雅,自寻香草到离骚。
怜他金粉耽缃帙,写尔芳魂托彩毫。
一卷南华凭梦醒,始知栩栩亦徒劳。

白话文翻译:

这身躯尚不愿意埋没在蓬蒿之中,笔墨的研究志趣高远。
早就与虫鱼一起登上高雅的境界,自寻香草来到《离骚》。
怜惜那些金粉堆砌的书籍,写下你的芳魂托付于彩色的笔毫。
翻阅一卷《南华》,在梦中醒来,才知道栩栩如生也是徒劳无功。

注释:

  • 蓬蒿:指杂草,常用来形容人处于贫困或被世俗遗忘的状态。
  • 翰墨:指书法和绘画,代表文人雅士的艺术追求。
  • 虫鱼:指自然界的生物,可能隐喻简单、质朴的生活态度。
  • 香草:指美好的事物,可能是对《离骚》的一种追求。
  • 金粉:形容华丽的书籍,通常指那些装帧精美的著作。
  • 南华:指《南华经》,是道教经典之一,强调道理的深邃和哲学的探讨。
  • 栩栩:形容生动活泼,形象逼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纕(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人风气浓厚的时代。他的作品往往体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哲学的思考,具有独特的个性和风格。

创作背景:
《书中乾蝴蝶》作于沈纕对文人生活和艺术追求的反思之际,表达了他在追求艺术与知识的过程中所遭遇的困惑与思考。

诗歌鉴赏:

《书中乾蝴蝶》是一首充满哲思的古诗,透过沈纕的笔触,我们能够感受到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的深刻反思。首句“此身未肯没蓬蒿”直接表明了诗人不愿意沉沦于平庸、渺小的人生状态,他希望通过笔墨的研究来实现自我价值。接下来的两句则体现了他对高雅生活的向往,诗人自比虫鱼,意欲与自然和谐共生,同时又渴望通过对《离骚》的探索,追求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对“金粉”所代表的华丽书籍表示怜惜,似乎在传达一种对浮华的反思。他写作的目的在于托付自己的精神追求,然而在最后一句“一卷南华凭梦醒”中,诗人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最终意识到即使是再美的追求也可能是徒劳的。整首诗在情感上既有理想的追求,也有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沈纕的深刻思考和丰富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此身未肯没蓬蒿”:我这身躯还不愿意埋没在杂草丛中,表达了对生命的渴望。
  • “翰墨钻研志趣高”:在书法和绘画上不断探索,体现了高雅的志趣。
  • “早并虫鱼登尔雅”:早已与虫鱼一同追求雅致的生活。
  • “自寻香草到离骚”:自己寻找美好的事物,向《离骚》靠近。
  • “怜他金粉耽缃帙”:对那些华丽书籍的怜惜,反映了对文化的珍视。
  • “写尔芳魂托彩毫”:将美好的灵魂寄托在彩笔之上。
  • “一卷南华凭梦醒”:翻开《南华经》,在梦中醒来,领悟到哲理。
  • “始知栩栩亦徒劳”:才明白即使栩栩如生的追求也是徒劳的。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将人生比作书中的蝴蝶,寓意着追求自由与美好。
  • 对仗:如“翰墨钻研”与“香草到离骚”,展现出诗的对称美。
  • 拟人:赋予书籍以情感,表现出对文化的热爱与眷恋。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思考,表达了他对文化的热爱以及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蓬蒿:象征平庸与渺小。
  • 翰墨:代表文人雅士的艺术追求。
  • 虫鱼:自然的象征,表达简单与质朴。
  • 香草:象征美好与理想。
  • 金粉:华丽与浮华的代表。
  • 南华:道教哲学的象征,深刻而悠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此身未肯没蓬蒿”中的“蓬蒿”指什么?
    A. 美丽的花朵
    B. 杂草
    C. 高山
    D. 清水

  2. 诗中提到的“南华”是指哪部经典?
    A. 《论语》
    B. 《道德经》
    C. 《南华经》
    D. 《离骚》

  3. 诗人对“金粉”书籍的态度是?
    A. 赞赏
    B. 轻视
    C. 怜惜
    D. 忽视

答案: 1-B; 2-C; 3-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鸟鸣涧》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沈纕的《书中乾蝴蝶》与李白的《将进酒》都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沈纕更注重内心的探索与哲理的思考,而李白则强调享乐与豪情,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沈纕研究》
  • 《古诗词鉴赏选》
  • 《诗词的艺术与哲学》

这些内容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意与背景,激发对古诗词的兴趣。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中兴乐(即湿罗衣) 酒泉子 奉诏赋蜀主降唐 谒金门·秋已暮 临江仙·柳带摇风汉水滨 临江仙·峭壁参差十二峰 生查子·春山烟欲收 生查子·新月曲如眉 赠南岳宣义大师英公 颂古四首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高字旁的字 齲字旁的字 白字旁的字 前荣 时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援古刺今 彐字旁的字 果证 原情比迹 自下而上 殳字旁的字 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汤镬 音景 被灾蒙祸 百城之富 呷醋节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