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18: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18:11
采桑子
作者: 顾翎
朦胧帘影梨云薄,竹度风斜。
月漾寒纱。冷逼雕梁燕子家。
夜深窗外闻辘轳,露井啼鸦。
残梦天涯。背壁秋灯坠碎花。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朦胧的夜晚,窗帘的影子在梨花般的薄云下晃动,竹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月光透过寒冷的纱窗,照射进来,冷意逼近雕梁的燕子窝。夜深人静,窗外传来辘轳声和露水中乌鸦的啼叫,仿佛在诉说着残梦与远方的思念。背靠着墙壁的秋灯,光线微弱,仿佛要掉落的碎花。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通过描绘月光、乌鸦、燕子等意象,表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敏感与对生活的思考,暗含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作者介绍:
顾翎,清代词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所知,但其词作多以清丽脱俗著称,常常描绘自然景色与人事感怀,情感细腻,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这首《采桑子》创作于一个夜深人静的时刻,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出清代文人对情感与自然的深刻理解。
这首《采桑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构建出一个既清幽又略显孤寂的夜晚场景。开头“朦胧帘影梨云薄”一句,便营造出了一种朦胧的氛围,既有视觉上的轻盈感,又带有了一丝梦幻色彩。接下来的“竹度风斜”和“月漾寒纱”更是通过动态的描写,增强了夜晚的静谧与寒冷,表现了作者对内心情感的反思。
“冷逼雕梁燕子家”则展现了诗人对生存环境的敏感,雕梁上燕子的存在与冷风的逼近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人世间的孤独与不安。后面的“夜深窗外闻辘轳,露井啼鸦”更是将场景的孤独感加深,辘轳声和乌鸦的啼叫让人联想到生活的琐碎与无奈。而“残梦天涯”则透出一种对过往的追忆和无法割舍的情感,令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惆怅。
最后一句“背壁秋灯坠碎花”以秋灯和碎花作结,给人一种时间流逝的无情感受,既有视觉上的美感,又带有情感上的沉重,恰如人生的短暂与无常。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具有深刻的哲理和情感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在这首词中,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例如,“月漾寒纱”将月光与寒纱结合,增加了意象的生动性;“背壁秋灯”则赋予灯光以情感,使其成为诗中情感的寄托。
主题思想:
整首诗聚焦于夜晚的孤独与思索,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逝去时光的感慨,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乡之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月漾寒纱”中“寒纱”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辘轳”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