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57: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57:15
献刘济
草绿古燕州,莺声引独游。
雁归天北畔,春尽海西头。
向日花偏落,驰年水自流。
感恩知有地,不上望京楼。
在古老的燕州,草色青翠,黄莺的歌声吸引我独自游玩。大雁飞回北方,春天的尽头在海的西边。朝阳下,花儿似乎已经凋零,光阴如流水般逝去。我心怀感恩,知道有这片土地,但却不愿去登上京楼远望。
作者介绍:李益,字义山,唐代诗人,生于陕州,工诗,尤其擅长边塞诗。李益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情感描绘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李益任职于燕州期间,表现他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同时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献刘济》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了春天的燕州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联“草绿古燕州,莺声引独游”中,诗人以“草绿”与“莺声”开篇,展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接着“雁归天北畔,春尽海西头”将视野扩展到北方,暗示季节的变换与时间的流逝,使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第三联“向日花偏落,驰年水自流”中,花瓣的凋谢与水流的匆匆相呼应,表现了对生命短暂的无奈与无情。最后一句“感恩知有地,不上望京楼”,则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感激与归属感,虽然心有所向,但最终选择了脚踏实地的生活态度。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更传达了对亲情、乡情的深刻反思,具有很强的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着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最终传达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与归属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燕州”指的是哪个地区?
诗中“莺声引独游”的意思是:
诗人在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益的《献刘济》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前者更侧重于对故土和时光流逝的感慨,而后者则着重于对远方景色的向往与征途的豪情。两者都蕴含了深厚的情感,但表达方式和侧重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