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十首 其二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十首 其二》

时间: 2025-05-06 12:44:32

诗句

王子从边服,临邛惜第如。

星桥拥冠盖,锦水照簪裾。

论文报潘岳,咏史答应璩。

帐幕参三顾,风流盛七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2:44:32

原文展示:

王子从边服,临邛惜第如。
星桥拥冠盖,锦水照簪裾。
论文报潘岳,咏史答应璩。
帐幕参三顾,风流盛七舆。

白话文翻译:

王子身穿边地的服饰,像临邛那样珍惜自己的家业。
星桥上,华丽的冠盖拥挤在一起,锦水映照着他的簪子和衣袖。
在论文中我向潘岳请教,吟咏历史则回应了应璩。
帐幕之间的三顾,风流才子正盛于七辆华车。

注释:

字词注释

  • 王子:指 princes,古代王族的后裔。
  • 边服:边地的服装,象征王子的身份与地位。
  • 临邛:一个地方名,指临邛,古时的一个重要城市。
  • 星桥:泛指星光照耀的桥。
  • 冠盖:古代贵族出行时的华丽车盖。
  • 锦水:形容水面如锦般的光彩,象征美丽。
  • 潘岳:指西汉文学家潘岳,因其才华而著称。
  • 应璩:指东汉诗人应璩,因其才华而闻名。
  • 帐幕:帐篷,古代用于居住或休息的临时建筑。
  • 三顾:源于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形容诚心请才。
  • 七舆:古代车马,象征盛大的出行。

典故解析

  • 三顾:典出《三国演义》,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表现出诚心与重视人才的精神。
  • 潘岳与应璩:二人都是古代著名的诗人,分别以才情和历史诗闻名,代表了文人的风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庾信(约513年-约581年),字逸之,号宗悫,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诗歌,尤以古风和赋闻名。他的作品常表现出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对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士人渴望展现个人抱负与才华,诗中通过王子的形象传达了对理想与志向的追求。

诗歌鉴赏: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十首 其二》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理想和志向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王子从边服”,便引入了王子的身影,象征着当时社会中有志之士的身份与追求。接着“星桥拥冠盖,锦水照簪裾”,运用华丽的景象来映衬王子的高贵与风流,展现出一种奢华与气派。后面的“论文报潘岳,咏史答应璩”则反映出作者对文学的崇敬与对历史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文人气质,强调了学识与才华的重要性。“帐幕参三顾”则点明了对人才的渴望与诚恳的态度,诗的结束以“风流盛七舆”收尾,给人以光明的希望与期待。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展示了诗人心中理想的光辉与追求的坚定,情感真挚且深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王子从边服:王子身穿来自边地的服饰,暗示出他身世的独特与骄傲。
  • 临邛惜第如:将王子的珍惜家业比作临邛,表达对家族的热爱。
  • 星桥拥冠盖:形象化地描绘出星光下的华丽场景,展现出王子的尊贵。
  • 锦水照簪裾:锦水的映照使得王子的装扮更加华美,增添了优雅的气质。
  • 论文报潘岳:体现了王子对文学的敬仰,借古人之才来激励自己。
  • 咏史答应璩:以应璩的历史作品回应时代的呼唤,突显历史的传承。
  • 帐幕参三顾:借用三顾的典故,表现出对人才的渴求和重视。
  • 风流盛七舆:表现出当时的繁华与风流,象征着理想的实现。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王子的身世比作临邛的珍惜,生动形象。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句式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通过“星桥”、“锦水”等意象的运用,营造出美丽的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为追求理想与志向,强调文人对才华与历史的尊重,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王子:象征高贵与理想的追求。
  • 星桥:象征光明与未来的希望。
  • 锦水:象征美丽与优雅的生活。
  • 帐幕:象征人际关系与对人才的重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子从边服”中“边服”指的是什么?

    • A. 边地的服饰
    • B. 农民的衣服
    • C. 武士的盔甲
    • D. 商人的服装
  2. “帐幕参三顾”中“三顾”是指哪个历史典故?

    • A. 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
    • B. 曹操三次邀请诗人
    • C. 孙权三次请教谋士
    • D. 王安石三次劝谏
  3. 诗中提到的“锦水”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美丽
    • C. 忍耐
    • D. 贫困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滕王阁序》(王勃):同样表现出志向与理想的追求。
  • 《登高》(杜甫):表达了对时代的感慨与个人理想的失落。

诗词对比

  • 《离骚》(屈原):同样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但更注重个人的悲剧命运。
  • 《春望》(杜甫):表现了对国家兴亡的思考,与庾信的个人理想形成对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南北朝诗歌选》
  2. 《庾信全集》
  3.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黄鹂绕碧树(双调春情) 瑞龙吟·大石春景 还京乐(大石) 浣溪沙·楼上晴天碧四垂 一落索(双调·第二) 玉楼春(大石·第三) 楚村道中 其一 丹凤吟(越调) 蝶恋花(商调柳·第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风驰草靡 贪劣 黽字旁的字 齿字旁的字 囊箧萧条 开山斧 拼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眉目分明 鳥字旁的字 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西泠印社 迟迟吾行 鬯字旁的字 直顺 万物之灵 影迹无端 车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