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钟西耘庶常德祥律门感怀诗

《和钟西耘庶常德祥律门感怀诗》

时间: 2025-04-27 13:22:14

诗句

六月中兴赋《出车》,金陵王气复充闾。

华夷共主皆思服,尧舜如天尚病诸。

荡寇重编归汉里,和戎难下绝秦书。

只应文物开王会,珥笔曾夸太史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22:14

原文展示

六月中兴赋出车,金陵王气复充闾。
华夷共主皆思服,尧舜如天尚病诸。
荡寇重编归汉里,和戎难下绝秦书。
只应文物开王会,珥笔曾夸太史鱼。

白话文翻译

六月的盛夏,赋诗出行,金陵的王气再次充盈街头。
华夷的君主都想归附,尧舜时代的美德似乎仍然在为当今的弊病而忧伤。
荡平敌寇重新编制汉室的疆域,和睦共处的理想却难以实现绝代的秦书。
只希望文物能重开王会,佩戴笔墨曾夸耀太史公的文学成就。

注释

  1. 兴赋:兴起赋诗,赋是古代一种诗体。
  2. 金陵:今南京,古时为王气之地,象征着政治中心。
  3. 华夷:指中国与夷人,代表不同文化和民族。
  4. 尧舜:古代圣君,象征理想的统治者。
  5. 荡寇:平定敌寇,恢复国家的稳定。
  6. 和戎:与夷人和睦相处。
  7. 绝秦书:指绝对的文书,可能是指秦始皇的统治和专制。
  8. 文物:文采和物质文化的结合,象征文化复兴。
  9. 王会:即王朝的盛会,象征文化的繁荣。
  10. 太史鱼:指司马迁,因其《史记》而著称,寓意文学成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遵宪(1848年-1905年),字希仁,号惺斋,晚号梅溪,清末诗人、政治家。黄遵宪在政治上持有较为激进的观点,主张变法,提倡实用主义,关注社会问题,尤其是民族危机与国家的复兴。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清朝末年,当时国家处于内忧外患之中,民族危机加剧。黄遵宪在此诗中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希望,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对民族复兴与文化复兴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国家的现状与历史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民族复兴的渴望与忧虑。首句“六月中兴赋出车”意指在盛夏时节,诗人赋诗出行,暗喻国家的复兴与文化的重生。金陵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意蕴,诗中提到的“王气复充闾”则表现出对国家未来的寄望。

接着,诗人提到“华夷共主皆思服”,表达了对外族文化的包容与吸纳,但同时也反映出对尧舜时代理想的追求,展现出对现实的深刻反思。接下来的“荡寇重编归汉里,和戎难下绝秦书”,则传达了国家统一与和谐共处的理想,强调了在动荡的时代中,期待国家能重新走上繁荣之路。

最后的“只应文物开王会,珥笔曾夸太史鱼”,则是对文化复兴的向往,希望藉由文人之手,重启辉煌的历史。整首诗情感真挚,结构严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六月中兴赋出车:六月盛夏,诗人为国家赋诗、出行,暗示国家的复兴。
  2. 金陵王气复充闾:金陵的王气再次充盈,象征着政治的复苏与希望。
  3. 华夷共主皆思服:华夏与夷族的君主都想归附,反映出对民族团结的期盼。
  4. 尧舜如天尚病诸:尧舜时代的美德却仍在为当今的弊病而忧虑,体现了对现实的失望。
  5. 荡寇重编归汉里:希望能荡平敌寇,重建汉室的荣光。
  6. 和戎难下绝秦书:与夷人和睦相处的理想难以实现,寄托了对绝对统治的反思。
  7. 只应文物开王会:希望文物能再度辉煌,象征文化复兴。
  8. 珥笔曾夸太史鱼:表达对历史文化成就的向往,寓意对文学的尊重。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历史与现实相互映衬,使得诗意更加深邃。
  • 排比:句式的排比使用,增强了诗的气势与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旨在表达对国家复兴的渴望与对文化的重视,反映了在动荡的时代中,诗人对和平、团结与文化复兴的期待。诗人通过对历史的追忆与现实的反思,揭示了文化与民族认同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六月:象征着盛夏,代表生机与希望。
  2. 金陵:历史文化名城,象征着文化与政治中心。
  3. 华夷:象征着中华文明与外来文化的交融。
  4. 尧舜:象征理想的统治者,体现道德与政治的结合。
  5. 荡寇:象征着对国家安全与稳定的期望。
  6. 文物:象征着文化的积淀与复兴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金陵”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北京
    • B. 上海
    • C. 南京
    • D. 西安
  2. “华夷”在诗中主要指的是?

    • A. 中华与外族
    • B. 文人与武人
    • C. 古代与现代
    • D. 王朝与百姓
  3. 诗中的“荡寇”指的是?

    • A. 政治斗争
    • B. 平定敌寇
    • C. 文化交流
    • D. 经济发展

答案

  1. C. 南京
  2. A. 中华与外族
  3. B. 平定敌寇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 杜甫
  • 《登高》 — 杜甫
  • 《江城子·密州出猎》 — 苏轼

诗词对比

  • 《春望》(杜甫)与《和钟西耘庶常德祥律门感怀诗》: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与希望,杜甫的诗更侧重于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结合,而黄遵宪的诗则更注重文化与历史的反思。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黄遵宪研究》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诗词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和郭麾霆津河道中 小圃二首 其二 小圃二首 其一 幽居杂咏 和祖无择九日登袁州宜春台 天马行 题卢征君嵩山草堂图 成窑鸡缸歌 红桥篇 送孙恺似孝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梦的词语有哪些 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玄字旁的字 去暗投明 进退中绳 旅拜 蛱蝶 龍字旁的字 诣实 吉光片羽 嘄阳 止字旁的字 邑字旁的字 骈开头的成语 颓命 不吝珠玉 折文旁的字 嗜痂有癖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