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17: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17:30
高阳台·咏红白梅
作者: 许禧身 〔清代〕
赤若丹砂,洁如美玉,窥来密密疏疏。
斜插横枝,其中静趣偏殊。
愁肠流水抛还转,却输他雅意纾徐。
尽林逋。香影描摹,一例横铺。
孤高不与群芳共,倚寒窗伴我,清夜愁余。
点额宫妆,笑他日久容枯。
琼姿耐得春光半,惜残红欲埽难除。
嫩凉初。飘泊怜渠,明月前锄。
这首诗描绘了红白梅花的美丽与孤傲。红梅如同丹砂般鲜艳,白梅洁白如美玉,细看之下,花枝的密与疏显得别有趣味。梅花斜插在横枝上,静谧之中更显得各自的独特。愁绪如流水般不断流转,却不及梅花那种雅致的情趣,让人感到舒缓。诗中提到林逋,指的是古代诗人林逋,他以梅花而闻名,暗示梅花的香影如同他的诗作一样,广泛流传。梅花孤高,不与百花争艳,独自倚靠在寒窗前,伴随我在清冷的夜晚,愁绪难以消散。点缀的妆容仿佛在嘲笑她日渐枯萎的容颜。梅花的姿态能够耐受春光的一半,但对那即将凋零的残红感到惋惜,难以清扫。初春的凉意里,似乎也让人感到对梅花的怜惜,在明月下,默默耕耘。
许禧身,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擅长描绘梅花等植物,富有个人特色。
此诗创作于春季,正值梅花盛开之时,诗人借梅花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愁苦,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士人的孤傲与对美的向往。
这首《高阳台·咏红白梅》通过红白梅花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开篇用鲜艳的红梅和洁白的白梅作为引子,生动地勾勒出梅花的美丽与独特。诗中对梅花的细腻描写,暗示着诗人对生命短暂和美好事物的珍惜。接着,愁绪如流水般流转,似乎在传达一种无奈与对过往的怀念,这种情感随着梅花的香气弥散开来,渗透在每一个细节中。
诗人的孤高不与群芳同争,表现了其独立的个性和对世俗的超脱。在寒窗独处的清夜,愁绪围绕,似乎在诉说着对梅花的深切眷恋与惋惜。对梅花的“日久容枯”的嘲讽,反映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与悲伤。整体来看,诗人通过梅花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的珍惜,反映了清代士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诗歌通过梅花的美丽与孤傲,传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美好事物的珍惜,同时也表现了内心的孤独与忧愁。
诗中“赤若丹砂”形容的是哪种梅花?
诗中提到的“林逋”以什么著称?
诗人用什么来描述愁苦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