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17: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7:29
独枕缫愁,离弦絮恨,天涯酒醒灯昏。
惜别经秋,玉台明镜生尘。
红蚕吐尽黄金缕,化罗浮蛱蝶仙裙。
一丝丝,半是回文,半是啼痕。
缠绵无限相思意,认中郎隐语,倩女痴魂。
九曲明珠,也应穿透情根。
锦机织冷鸳鸯字,甚银河隔断天孙。
最伤心。水样流年,月样前身。
我独自枕着丝绸而愁苦,像那离弦鸟儿的絮恨,天涯相隔酒醒时分,灯光昏暗。
惜别在秋天已久,明镜上沾染了尘埃。
红蚕吐尽了黄金丝,化作轻罗浮动的蝴蝶仙裙。
这些细丝,半是回忆的文字,半是泪水的痕迹。
缠绵无尽的相思情意,认出中郎的隐秘话语,倩女的痴情魂魄。
九曲的明珠,应该也能穿透我的情根。
锦机织就那冷冷的鸳鸯字,怎奈银河将我们隔断。
最伤心的是,时光如水流逝,月光如前生般遥远。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黄燮清,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描绘情感、自然与社会生活的融合。其诗词语言优美,情感细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与友人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情和爱情的思念。作者通过对梦境的描绘,展现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诗作的情感深邃而细腻,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际关系的重视。
《高阳台》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离愁别恨。诗的开篇即以“独枕缫愁”引入,表现出孤独与愁苦,紧接着通过“天涯酒醒灯昏”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忧伤的氛围。诗人在表达离别的痛苦时,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意象,如“红蚕吐尽黄金缕”,将内心的情感与自然界的变化相结合,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随着诗句的深入,情感愈加缠绵,诗人通过“缠绵无限相思意”突显了对爱人的深切思念。尤其是“九曲明珠”这一意象,既表现出珍贵的情感,也暗含了复杂的情感纠葛。最后“水样流年,月样前身”则以意象的反复,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给人以深深的感慨。
整首诗在用词上精致而优美,情感层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爱情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离别与思念,表达了对友人和爱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感慨。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命流逝的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独枕缫愁”意指:
A. 孤独的快乐
B. 独自的愁苦
C. 忧伤的回忆
“九曲明珠”象征:
A. 友情的珍贵
B. 复杂的情感
C. 时间的流逝
“银河隔断天孙”表达了:
A. 爱情的美好
B. 离别的痛苦
C. 情感的阻隔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