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06: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06:35
持节浙东,六十年前,紫阳老师。看粟移七郡,功深到处,棠阴一道,民尚思之。心印亲传,雨岩来括,寅岁幸无庚子饥。仁同视,更备存先具,仓积千斯。青州阴德天知。只此事堪为崧岳祈。与太夫人寿,相看华发,转中书令,长著斑衣。岁岁梅花,樽前索笑,霜月先圆两夜规。称觞了,报春风千里,班觐龙墀。
在浙东持节的,我想起六十年前的紫阳老师。他看着粮食从七个郡县转移,功劳深厚,棠阴之地的百姓至今仍思念他。心中铭刻着老师的教导,雨岩来此总结,幸好在寅年没有遭遇庚子的饥荒。仁德相同的视野,更加准备存放以前的粮食,仓库里积存了千石粮食。青州的阴德,天早已知晓。只有这件事,值得我们为崧岳祈福。与太夫人共庆长寿,互相看着白发,转任中书令,仍穿着斑衣。每年梅花盛开,酒杯前欢笑,霜月的圆月在两夜之前就已经升起。举杯祝酒,回报春风千里,向龙墩朝见班列。
赵希汰,字子衡,号雨岩,宋代诗人,生于浙江,擅长诗词,尤其以咏物抒情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对社会的关心和对人的关怀。
此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对过去的回顾与对未来的展望中,表达了对老师的怀念和对人民生计的关心,同时也展现了个人的成长与责任。
这首《沁园春 寿处州吴雨岩》是赵希汰对过去的缅怀与对未来的寄托。开篇提到“持节浙东”,立即引出作者的身份与职责,接着提到“紫阳老师”,让人感受到一种尊敬与怀念之情,显示了作者对教育的重视和对师长的敬仰。接下来,诗中提到了社会的关怀,尤其是对民生的关注,表达了诗人心中对人民的责任感。
诗中“仓积千斯”的描述,不仅传达了对物质生活的关注,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民族未来的希望与信心。随着诗歌的推进,作者与太夫人共庆长寿,展现了一种人际间的和谐与亲密,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对历史的回顾,又有对现实的思考,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统一。最后以“称觞了,报春风千里”结尾,留下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传达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老师的怀念、对人民的关怀、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展示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和人文关怀。
诗中提到的“紫阳老师”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朱熹
B. 陶渊明
C. 李白
诗中提到的“庚子饥”是指哪一年发生的饥荒?
A. 1899年
B. 1900年
C. 1901年
诗中“岁岁梅花,樽前索笑”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伤
B. 欢乐
C. 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