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00: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0:42
沁园春·全真家风
作者:王* 〔元代〕
不恋功名,不求富贵,不惹闲非。
盖一间茅屋,依山傍水,甘贫守道,静掩柴扉。
读会丹经,烧残宝篆,终日逍遥任自为。
真堪悦,遇饥来吃饭,冷即穿衣。
个中消息谁知。自里面惺惺外若痴。
且藏锋挫锐,先人后己,和光混俗,岂辨高低。
处世随缘,乐天知命,白雪壶中配坎离。
时来到,与十洲仙子,同驾云归。
诗中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不追求功名与财富,也不惹是生非。诗人居住在一间依山傍水的茅屋中,乐于清贫、守住道义,静静地关上柴门。他阅读道教经典,烧掉过往的财富标志,整日悠然自得,随心所欲。即便饥饿就吃饭,寒冷就穿衣,生活简单而自在。内心的深意无人知晓,表面上似乎愚钝,实则内心明晰。他藏起锋芒,能够退让,优先他人,和谐融入世俗生活,不去分辨高低贵贱。处世随缘,乐观地接受命运,像白雪与坎离卦相融。最终他渴望与十洲的仙子们一起乘云归去。
王*是元代的诗人,主要以道教思想为主,作品多反映个人对世俗的看法和对道理的追求。元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文学艺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这首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时期,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清净淡泊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倡导回归内心的真理与宁静。
《沁园春·全真家风》是一首充满道教思想的诗歌,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诗中通过对简单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名利和权势的蔑视,向读者传达出一种“甘贫守道”的理想生活方式。诗的前两句直接阐述了诗人的价值观,不追求功名与富贵,强调了内心的宁静。接着,诗人描绘了自己的生活场景,依山傍水的茅屋中,既有自然的依靠,又有精神的寄托。
在对生活的态度上,诗人表现出一种洒脱与随意,遇饥就吃、冷就穿,生活虽然简单,但却充满了自在与乐观。这种态度在“个中消息谁知”一句中得到了升华,体现了他内心的真实与外表的淡然,似乎对外界的评价毫不在意。
后面的几句则探讨了处世的智慧,强调了谦逊与包容,诗人主张“先人后己”,这种处世哲学既体现了对他人的关怀,也反映了道教强调的“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最后,诗人描绘了与仙子同驾云归的美好愿景,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尽管现实中充满了世俗的纷扰,但他依然向往着一种超脱与和谐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通过描绘隐逸生活,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超脱与对内心平和的追求,体现了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和道教思想的深邃。
诗中“甘贫守道”指的是什么?
“个中消息谁知”反映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诗中提到的“十洲仙子”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