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0:01: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0:01:05
并辔游人任往来,透墙春色已安排。
花时却记梅前事,秀水如何不永怀。
一同驾着马车的游人任凭前往后来的潮流,透过墙壁的春色已经被精心安排。
在花开的季节,怎能不想起梅花盛开的往事,秀美的水流又怎能不让我永远怀念呢?
“梅前事”可能指代古代文人对梅花的钟情与怀念。梅花在中国文学中常常象征坚韧与高洁,诗人通过回忆梅花盛开的往事,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对逝去岁月的感慨。
作者介绍:曹彦约,字仲华,号澄斋,生于宋代,擅长诗词,尤以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常融合哲理与生活,深受当时文人喜爱。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元夕(元宵节)之际,诗人陪同黄帅机访问战场,归途经过家园,目睹春天的景色,激发了他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状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游人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往昔的怀念。开篇以“并辔游人任往来”描绘了游人之间的悠然自得,给人一种轻松自在的感觉。接着“透墙春色已安排”则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生机勃勃的春景在眼前铺展开来,仿佛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美好。
在转折中,诗人提到“花时却记梅前事”,此句带有一丝感伤,尽管春花烂漫,诗人却难以忘怀梅花盛开的往事。这种情感的变化,揭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沉醉与对逝去美好的惋惜,展现出一种深刻而复杂的心情,既有对当前美好春光的享受,又有对往昔的无尽怀念。
最后一句“秀水如何不永怀”,再次强调了对美的眷恋和深思,秀水如人之情,虽美却难以长存。这种对美好瞬间的留恋,折射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使整首诗在优美的春色与深邃的情感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以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述春天的美景与对往昔梅花的怀念,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现实时光的感慨,揭示了时间的无情与自然的永恒。
诗词测试:
诗中“并辔游人任往来”意指什么?
“透墙春色已安排”中的“春色”指代什么?
诗人提到“梅前事”是为了表达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