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55:59
少年气真狂,有意与春竞。
行逢二三月,九州花相映。
川原晓服鲜,桃李晨妆靓。
荒乘不知疲,醉死岂辞病。
饮啖惟所便,文章倚豪横。
尔来曾几时,白发忽满镜。
旧游喜乖张,新辈足嘲评。
心肠一变化,羞见时节盛。
得闲无所作,贵欲辞视听。
深居疑避仇,默卧如当暝。
朝曦入牖来,鸟唤昏不醒。
为生鄙计算,盐米告屡罄。
坐疲都忘起,冠侧懒复正。
幸蒙东都官,获离机与阱。
乖慵遭傲僻,渐染生弊性。
既去焉能追,有来犹莫骋。
有船魏王池,往往纵孤泳。
水容与天色,此处皆绿净。
岸树共纷披,渚牙相纬经。
怀归苦不果,即事取幽迸。
贪求匪名利,所得亦已并。
悠悠度朝昏,落落捐季孟。
群公一何贤,上戴天子圣。
谋谟收禹绩,四面出雄劲。
转输非不勤,稽逋有军令。
在庭百执事,奉职各祗敬。
我独胡为哉,坐与亿兆庆。
譬如笼中鸟,仰给活性命。
为诗告友生,负愧终究竟。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55:59
《东都遇春》 —— 韩愈
少年气真狂,有意与春竞。
行逢二三月,九州花相映。
川原晓服鲜,桃李晨妆靓。
荒乘不知疲,醉死岂辞病。
饮啖惟所便,文章倚豪横。
尔来曾几时,白发忽满镜。
旧游喜乖张,新辈足嘲评。
心肠一变化,羞见时节盛。
得闲无所作,贵欲辞视听。
深居疑避仇,默卧如当暝。
朝曦入牖来,鸟唤昏不醒。
为生鄙计算,盐米告屡罄。
坐疲都忘起,冠侧懒复正。
幸蒙东都官,获离机与阱。
乖慵遭傲僻,渐染生弊性。
既去焉能追,有来犹莫骋。
有船魏王池,往往纵孤泳。
水容与天色,此处皆绿净。
岸树共纷披,渚牙相纬经。
怀归苦不果,即事取幽迸。
贪求匪名利,所得亦已并。
悠悠度朝昏,落落捐季孟。
群公一何贤,上戴天子圣。
谋谟收禹绩,四面出雄劲。
转输非不勤,稽逋有军令。
在庭百执事,奉职各祗敬。
我独胡为哉,坐与亿兆庆。
譬如笼中鸟,仰给活性命。
为诗告友生,负愧终究竟。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春天时的感受与思考。年轻时的狂妄与春天竞相辉映,正值二三月,春光明媚,花儿争相开放。早晨的川原显得格外鲜艳,桃李花的妆容更是靓丽。即便荒废时光也毫不知疲倦,醉生梦死又何必在意病痛。饮食上随意所好,写作上则凭借豪情。时间飞逝,白发悄然爬上镜子。旧友的欢聚已不再,新一代的人却常常评头论足。心情的变化让我羞于面对春日的繁华。闲暇时无所事事,只想逃避世俗的目光。深藏在家中,疑似在躲避仇敌,默默地躺卧像夜晚来临。朝阳透过窗户,鸟儿叫唤却让我昏昏沉沉。为了生计而计较,盐米的供应屡屡告罄。坐得疲倦忘了起身,帽子也懒得重新戴好。幸而担任东都的官职,得以逃离纷争与陷阱。懒惰与傲慢的性格渐渐形成,离去之后又怎能追寻?即使有船在魏王池中,也常常独自游泳。水光与天色相映,处处都显得清幽。岸边的树木纷繁,水边的沙洲错落有致。怀念归去却苦于无法实现,眼前的幽静让我心绪涌动。追求名利并非我的意愿,所获得的也只是些许。悠悠地度过白天黑夜,渐渐地失去了对季节的感觉。那些贤明的公卿,头上顶着皇帝的圣明。谋划施行的功绩,四面八方皆显英勇。虽说努力不懈,却也有军令的约束。在庭院中百位官员,各尽职守恭敬有加。我又为何要如此呢,坐在这里与万众同庆?就像笼中的鸟儿,仰望着给予我生命的自由。为诗写给友人,心中愧疚难以解脱。
作者介绍:韩愈(768年-824年),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散文、诗歌均有极高成就。他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主张文以载道,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春天,诗人在东都(即长安)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借春天抒发个人对青春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表现出对名利的淡然与闲适的生活态度。
《东都遇春》通过对春天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青春与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诗的开头便以“少年气真狂”引入,表现出年轻时的狂热与朝气,接着提到春天的美丽景象,营造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氛围。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开始反思自己的生存状态和内心的孤独,感慨白发的增多以及对往昔的怀念。诗中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写,如“饮啖惟所便”,展现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最后,诗人以“譬如笼中鸟”作结,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与对现状的无奈,流露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诗歌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追求的虚幻,表达了对青春流逝的感慨,反映出诗人对名利的淡然态度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词测试:
韩愈的《东都遇春》主要描写了什么?
诗中“譬如笼中鸟”比喻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白发”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