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02: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02:00
萧萧华发映衰容,惭愧高僧叹不逢。
游宦终身空处处,尘埃何日退重重。
已甘憔悴鸡群鹤,犹胜劬劳旱岁龙。
回首不堪膏火热,试求甘露洒青松。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年老的形象,白发苍苍映衬着衰老的容颜,心中感到惭愧,因高僧对他没有遇到良好的机会而感叹。游宦生涯使得他在各地漂泊,内心感到空虚,尘世的烦扰何时才能消散。虽然已经甘愿在鸡群中憔悴,然而仍觉得比起在干旱的年份中辛劳如龙的日子要来得好。回首往昔,无法忍受那炽热的膏火,试图向青松求取甘露,以求得慰藉。
苏辙(1039—1112),字子瞻,号晦庵,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是苏轼的弟弟。苏辙在文坛上以诗、文、词、赋俱佳而著称,尤其以散文和诗歌闻名。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的关注。
这首诗写于苏辙晚年,正值政治生涯的低谷期,心中感慨万千,表达了对人生的反思和对理想与现实的失落感。
苏辙的《次韵道潜见寄》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感慨。诗的开头“萧萧华发映衰容”用意象描绘出老年的孤寂与无奈,白发映衬着衰老的面容,既是对自身年华流逝的感叹,也暗含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接着,诗人将自己的游宦生涯比作无处不在的空虚,说明自己在世俗中漂泊的无奈,表达了对尘世烦扰的无尽叹息。
“已甘憔悴鸡群鹤,犹胜劬劳旱岁龙”,这句中诗人采取了对比手法,表达了对平淡生活的珍惜,尽管处于憔悴的状态,也胜过辛苦劳作的日子。这种对人生选择的思考,折射出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理解。
最后两句“回首不堪膏火热,试求甘露洒青松”更是将诗人对往昔不堪回首的无奈与对清幽生活的渴求结合在一起,展现了他内心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整首诗在层次上构建了一个从个人感受到社会观察的结构,深刻而富有哲理,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自身经历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表现了对于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清静生活的渴望,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沉的哲思。
诗中“游宦”指的是:
A. 旅行
B. 在官场的生活
C. 学习
D. 隐居
“已甘憔悴鸡群鹤”的意思是:
A. 宁愿在平凡中生活
B. 高傲自大
C. 追求名利
D. 逃避责任
诗中的“甘露”象征什么?
A. 财富
B. 自然的滋养与宁静
C. 美食
D. 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