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17: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17:27
咏竹二首
南邻竹甚茂,门巷不容宾。
悬印君当往,囊金我患贫。
翠旌稍乱起,犀角笋初匀。
不惜图书卖,端来作主人。
全诗翻译:
我南边的邻居种了很多茂盛的竹子,连门前的小巷都被遮挡得不方便接待客人。教你去那边做客,我的口袋空空如也,钱财匮乏。翠绿的竹子在微风中摇曳,刚刚长出来的竹笋也齐整得很好。我甚至不惜出售我的书籍,专门来迎接你的到来。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明确的典故,但通过“囊金我患贫”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贫困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美,号晦庵,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是苏轼的弟弟。他在诗歌、散文、词等多个领域都有杰出成就,风格清新婉约,善于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观察。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之际。诗人通过描写竹子,表达了对邻里关系和贫困生活的思考,反映了个人的生活境遇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咏竹二首》通过对竹子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贫困的思考。开篇提到南邻的竹子茂盛,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但同时也暗示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局限性,门巷的狭窄使得社交受到阻碍,反映出一种无奈与孤独。接着,诗人提到以金钱为重,但又因贫困而感到烦恼,这种对比使得诗人的内心更加复杂。他期望与朋友交往,却因经济状况而倍感压力。随着诗句的推进,竹子在微风中摇曳,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美好,但诗人却因生活困窘而不得不出售书籍,这一行为不仅是物质上的无奈,也暗示了对文化和知识的割舍。整首诗情感真挚,描绘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传达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
逐句解析:
南邻竹甚茂,门巷不容宾。
这句描写了南边邻居种植的竹子非常茂盛,以至于门前的小巷都显得狭窄,不便接待客人,暗示了诗人生活空间的局促。
悬印君当往,囊金我患贫。
诗人邀请友人来访,但同时表达了自己缺乏金钱的困扰,这种对比突显了诗人的无奈与苦恼。
翠旌稍乱起,犀角笋初匀。
描绘竹子的生机勃勃,翠绿的竹子在风中摇曳,刚刚长出的竹笋齐整而美丽,象征着希望与生命力。
不惜图书卖,端来作主人。
诗人为了招待朋友,甚至不惜出售自己的书籍,表现出他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在困境中仍然愿意为友人付出的情感。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竹子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表现出对友谊的重视与对贫困生活的无奈,传达了人们在困境中仍然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南邻种了什么?
A. 花
B. 竹
C. 树
诗人因为什么而感到烦恼?
A. 没有朋友
B. 贫困
C. 孤独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种结构化的内容将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咏竹二首》,同时激发他们对古诗词的兴趣和学习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