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3: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3:38
萧瑟满江上,一雁蘋际飞。
水气杂渔烟,微茫入清辉。
淡怀如高秋,生业在钓矶。
大鱼饵不受,贪饵鱼不肥。
断丝弃中流,石上散发晞。
江面上萧瑟的景象中,一只大雁在浮萍上空飞翔。
水汽与渔烟交织在一起,微微的朦胧中透出清辉。
心境如同高秋一般清淡,生计依然在钓鱼的礁石旁。
大鱼对饵料毫无兴趣,贪婪的鱼却不长得肥美。
断掉的鱼线弃置在水流中央,石头上散发着阳光的余晖。
崔华,清代诗人,生活在当时的动荡中,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和生活场景。他的诗作常常体现出对自然的观察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可能是诗人在江边垂钓时的所感所思,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淡泊与对自然的热爱。在社会环境动荡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江上的宁静与自己的淡然心境,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江上》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抒情诗,诗中通过江面上的萧瑟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淡泊与宁静。开篇以“萧瑟满江上”引入,描绘了江面冷清的氛围,紧接着“一雁蘋际飞”又增添了生动的意象。这种对比使得自然景色与生物的和谐共存在读者面前。
接下来的“水气杂渔烟,微茫入清辉”则通过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烟雾缭绕中的宁静与朦胧,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境地。诗人将心境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表达出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
“淡怀如高秋”一句,更是点明了诗人淡薄的心境。高秋之时,万物沉静,诗人的生活亦如秋水般清澈明净。接下来的描述则通过钓鱼的经历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大鱼饵不受,贪饵鱼不肥”,在追求生计的过程中,诗人以此警示世人,贪婪往往是导致失败的原因。
最后一联“断丝弃中流,石上散发晞”则以生动的画面结束,留下了对生活的沉思。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描绘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与对自然的热爱。
全诗通过对江上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淡泊态度,揭示了贪婪与追求之间的矛盾,提醒人们珍惜简单的生活。
选择题:诗中“淡怀如高秋”中“高秋”寓意什么?
填空题:诗人以_____为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态度。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大鱼不吃饵料,象征着追求物质的贪婪是成功的关键。(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