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53:10
原文展示
汴上相逢舣画桡,清愁万斛若冰消。弟兄直谅推三友,父子公忠擅四朝。对镜如如皆般若,开谈句句尽参寥。要知往事多虚幻,看取钱塘八月潮。
白话文翻译
在汴河上相遇,停船观赏美景,万般清愁如同冰消。兄弟间的正直诚信被推崇为三友,父子间的公忠在四朝中独树一帜。对着镜子,一切都如般若智慧,开口说话,句句都充满深意。要知道过去的往事多是虚幻,不如去看钱塘江八月的潮水。
注释
- 汴上相逢舣画桡:在汴河上相遇,停船观赏美景。
- 清愁万斛若冰消:万般清愁如同冰消。
- 弟兄直谅推三友:兄弟间的正直诚信被推崇为三友。
- 父子公忠擅四朝:父子间的公忠在四朝中独树一帜。
- 对镜如如皆般若:对着镜子,一切都如般若智慧。
- 开谈句句尽参寥:开口说话,句句都充满深意。
- 要知往事多虚幻:要知道过去的往事多是虚幻。
- 看取钱塘八月潮:不如去看钱塘江八月的潮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逸,字无逸,号溪堂,北宋文学家,江西临川人。他的诗文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尤以诗才闻名。谢逸的诗歌多抒发个人情感,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谢逸在与陈倅灵壁相逢时所作,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虚幻的感慨。诗中通过对兄弟情谊和父子忠诚的赞美,以及对往事虚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汴河相逢为背景,通过描绘兄弟情谊和父子忠诚,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深刻理解。诗中“清愁万斛若冰消”一句,以冰消喻愁消,形象生动。而“对镜如如皆般若,开谈句句尽参寥”则表达了诗人对智慧和深意的追求。最后,诗人以钱塘江八月的潮水来比喻人生的虚幻,提醒人们要超越过往,追求更高的境界。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和禅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汴上相逢舣画桡:在汴河上相遇,停船观赏美景,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 清愁万斛若冰消:以冰消喻愁消,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清愁。
- 弟兄直谅推三友:赞美兄弟间的正直诚信,将其推崇为三友,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 父子公忠擅四朝:父子间的公忠在四朝中独树一帜,展现了诗人对家族传统的自豪。
- 对镜如如皆般若:对着镜子,一切都如般若智慧,表达了诗人对智慧的追求。
- 开谈句句尽参寥:开口说话,句句都充满深意,展现了诗人的博学和深思。
- 要知往事多虚幻:提醒人们要知道过去的往事多是虚幻,要有超越过往的智慧。
- 看取钱塘八月潮:以钱塘江八月的潮水来比喻人生的虚幻,鼓励人们追求更高的境界。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清愁万斛若冰消”中的冰消喻愁消,形象生动。
- 对仗:如“弟兄直谅推三友,父子公忠擅四朝”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珍视友情、追求智慧,以及对人生虚幻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对兄弟情谊和父子忠诚的赞美,以及对往事虚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深刻理解,鼓励人们追求更高的境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汴上相逢:汴河上的相遇,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 清愁万斛:以冰消喻愁消,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清愁。
- 弟兄直谅:兄弟间的正直诚信,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 父子公忠:父子间的公忠,展现了诗人对家族传统的自豪。
- 对镜如如:对着镜子,一切都如般若智慧,表达了诗人对智慧的追求。
- 开谈句句:开口说话,句句都充满深意,展现了诗人的博学和深思。
- 钱塘八月潮:以钱塘江八月的潮水来比喻人生的虚幻,鼓励人们追求更高的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清愁万斛若冰消”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
诗中“弟兄直谅推三友”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价值的珍视?
A. 友情
B. 智慧
C. 忠诚
D. 虚幻
-
诗中“看取钱塘八月潮”一句比喻了什么?
A. 人生的虚幻
B. 人生的美好
C. 人生的智慧
D. 人生的忠诚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深刻反思。
- 王安石《泊船瓜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虚幻的感慨。
诗词对比:
- 谢逸《和陈倅灵壁寄莹中二首 其一》与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虚幻的深刻反思,但谢逸的诗更注重对友情和智慧的追求,而苏轼的诗则更注重对过往的怀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谢逸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歌的全面鉴赏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