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4:17: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17:39
淮王高宴动江都,曾忆狂生亦坐隅。
九里楼台牵翡翠,两行鸳鹭踏真珠。
歌听丽句秦云咽,诗转新题蜀锦铺。
惆怅晋阳星拆后,世间兵革地荒芜。
淮王在江都举行盛大的宴会,我曾经也在这样的场合中醉意朦胧。
九里高楼连接着翡翠般的美景,两行鸳鸯和白鹭在真珠般的水面上轻盈漫步。
歌声中传来的美妙句子让人心痛,诗歌的题材也在不断更新,如蜀锦般华丽铺展。
我感到惆怅,晋阳的繁星已然消散,现世却是兵戈四起,土地荒芜。
罗隐(835年-904年),字子美,号少陵,唐代诗人,著名的“诗中有画”的代表,作品多描绘山水风景和人生感慨。
《江都》创作于唐代末期,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江都的繁华盛宴,表达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怀念与对现实困境的惆怅。
《江都》是一首表现诗人复杂情感的作品。诗中描绘了江都的繁华与盛宴,展示了唐代士人的风采与生活。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开始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忧虑。开头两句勾勒出一幅热闹的宴会场景,令人想起昔日的欢愉;而接下来的描写则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特别是“九里楼台牵翡翠”和“两行鸳鹭踏真珠”,字句间流露出轻盈与美丽。然而,随着情感的深入,诗人的惆怅感愈发明显,尤其是最后两句,直面了社会动荡与人间苦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整个诗作在描绘美景与表达哀伤之间,形成了一种富有张力的艺术效果,展示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比繁华与荒芜,抒发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困境的失落,体现了对历史轮回与人世变迁的深刻思考。
诗中的“淮王”指代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九里楼台牵翡翠”中的“翡翠”象征什么?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罗隐《江都》与李白《将进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