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依韵和季野见招

《依韵和季野见招》

时间: 2025-08-04 00:14:25

诗句

悲忧如路去无程,靖节终朝酒自倾。

苦苦来招为醉伴,西山不使伯夷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4 00:14:25

依韵和季野见招

作者:梅尧臣 〔宋代〕

原文展示:

悲忧如路去无程,靖节终朝酒自倾。
苦苦来招为醉伴,西山不使伯夷清。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悲伤和忧愁如同无尽的道路,无法找到尽头;
靖节(指清白高洁的人)整天独自倾酒而饮。
我苦苦等待你的邀请,只希望能有醉酒作伴;
西山却使得伯夷(古代高洁之人)无法保持清白。

注释:

字词注释:

  • 悲忧:悲伤和忧愁。
  • 路去无程:道路漫长无尽,象征人生的迷茫和无望。
  • 靖节:指有高尚节操的人。
  • 酒自倾:指自己倾酒而饮,表现孤独。
  • 苦苦来招:期待被邀请,渴望陪伴。
  • 伯夷:古代名士,以高洁著称,代表坚守节操。

典故解析:
伯夷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高洁人物,因其拒绝接受周朝的封赏而被称赞。在此诗中,西山让伯夷的清白形象受到挑战,代表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号香山,宋代诗人,晚号梅溪。其诗风典雅,擅长五言古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梅尧臣的晚年,身处政治动荡、个人境遇复杂的时代,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依韵和季野见招》以其独特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引人注目。全诗通过“悲忧如路去无程”一语,开篇即将情绪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无奈。诗中的“靖节”和“伯夷”两个典故,象征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然而现实的残酷让他不得不面对孤独与失落。尤其是“西山不使伯夷清”,不仅是对理想的无情嘲讽,也暗示了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

整首诗通过对饮酒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渴望。酒,既是独自解愁的方式,也是渴望交友的希望。诗人在孤寂中期待着友人的相聚,然而现实的无奈却让这种期待显得无比渺小。通过对比,诗人将自身的孤独与伯夷的清高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深沉的悲哀。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而情感上深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悲忧如路去无程:悲伤和忧愁如同无尽的道路,象征着诗人对未来的迷茫。
  2. 靖节终朝酒自倾:清白高洁的人整天独饮,表现出孤独与无奈。
  3. 苦苦来招为醉伴:渴望被邀请,期待有人可以陪伴自己。
  4. 西山不使伯夷清:西山的存在让坚持高洁的人无法保持清白,暗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悲忧比作无尽的道路,以增强情感的深度。
  • 对仗:诗中对“靖节”和“伯夷”的引用,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主题。
  • 暗喻:通过酒的意象,表达孤独与渴望交友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描绘,反映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在孤独中对友谊的渴望和对人生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悲忧:象征内心的苦闷。
  2. :象征孤独与渴望交友。
  3. 西山:象征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4. 伯夷:象征高洁与坚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靖节”指的是哪类人?
    A. 有高尚节操的人
    B. 喜欢饮酒的人
    C. 追求名利的人

  2. 诗中“西山不使伯夷清”所表达的意思是?
    A. 伯夷的清白受到挑战
    B. 伯夷得到了丰厚的奖赏
    C. 西山是个美丽的地方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展现了孤独与饮酒的主题。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自然景色表达内心情感。

诗词对比:

  • 梅尧臣与李白的饮酒诗作:李白的豪放与梅尧臣的沉郁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不同的情感表达。
  • 李白《将进酒》:表达豪情壮志,而梅尧臣则更显孤独与无奈。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鉴赏辞典》
  • 《梅尧臣全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过灵石三峰 洞庭春色 冯县丞挽歌词 春夜读书 芳华楼夜饮二首 其二 短篷 赠赵去华 梅市 病思 山斋书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束手受戮 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英特纳雄耐尔 酵母菌 开剪 如风过耳 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兵无血刃 斤字旁的字 卝字旁的字 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断潢绝港 日字旁的字 射利沽名 地沥青 呈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熠熠生辉 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金字旁的字 風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