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49: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49:04
浮来山
作者:梅尧臣 〔宋代〕
秦鬼驱卯沙,聚结无苍翠。
谁云海上移,能与潮浮至。
洞嘘蛟鼍腥,庙画风雷异。
云母今有无,庶为仙药饵。
这首诗描绘了浮来山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感慨与思考。诗中的“秦鬼”指的是一些鬼魅传说,驱赶着沙土,让这里失去了苍翠的色彩;“谁云海上移”则质疑了海洋的变化是否真的能够与潮水一起浮动;接下来的句子则描绘了山洞中腥臭的蛟龙和鼍龙,庙宇中风和雷的奇特景象;最后提到“云母”是否依然存在,似乎在寻求一种仙药的渴望。
作者介绍:梅尧臣,字圣俞,号天池,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古体诗,作品多以描写自然、咏怀抒情为主。他的诗风清新自然,重视情感的真实表达。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变迁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浮来山的景象,表达对自然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悟。
《浮来山》是一首充满神秘色彩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浮来山的独特风貌与内在的哲理思考。诗的开头,通过“秦鬼驱卯沙”一句,营造出一种阴郁的氛围,暗示着自然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诗人将鬼怪与自然现象结合,似乎在表达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无奈。
而“谁云海上移”则引发了对自然变迁的思考,挑战了人们对自然法则的认知,突显出诗人对自然世界的深刻观察。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以“洞嘘蛟鼍腥”展现了自然的险恶与神秘,透过这些意象,传达出一种对未知的恐惧与敬畏。
最后两句“云母今有无,庶为仙药饵”更是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云母在此不仅仅是药材的象征,更是人们对长生与超脱的渴望。整首诗在描绘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常,赋予读者一种哲理性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浮来山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感恩与敬畏,同时也反映了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秦鬼驱卯沙”中“卯沙”指的是什么?
A. 沙土
B. 清晨
C. 鬼怪
D. 水
诗中提到的“云母”象征什么?
A. 生机
B. 长生药材
C. 神秘
D. 荒凉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什么?
A. 对自然的敬畏与思考
B. 对人类的批判
C. 对爱情的追求
D. 对历史的反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