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出南康府城西门望庐山云气

《出南康府城西门望庐山云气》

时间: 2025-04-26 19:21:47

诗句

门开星湾北,郡抱沙洲面。

旬日风四霾,晨容豁一变。

融融霁气中,野旷山葱茜。

我与匡庐君,始以真相见。

兜罗罥半腰,玉帘垂一线。

濛濛嘘淡白,吞吐青瑶片。

大哉肤寸泽,端可六合遍。

顾以晴翠光,洗我连宵倦。

衡云祷无私,海市祈敢炫。

半日竹舆上,泠风有余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21:47

原文展示:

门开星湾北,郡抱沙洲面。
旬日风四霾,晨容豁一变。
融融霁气中,野旷山葱茜。
我与匡庐君,始以真相见。
兜罗罥半腰,玉帘垂一线。
濛濛嘘淡白,吞吐青瑶片。
大哉肤寸泽,端可六合遍。
顾以晴翠光,洗我连宵倦。
衡云祷无私,海市祈敢炫。
半日竹舆上,泠风有余善。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南康府城西门望庐山时的感受。诗的开头描写了城门打开,北边的星湾与沙洲相映成趣。经过几天的风霾,早晨的景象焕然一新,清晰可见,空气中充满了温暖的阳光,山野的景色显得格外葱郁。我与庐山的朋友第一次真切相见,山腰的云雾如兜罗般缭绕,轻纱般的玉帘垂落在山间。淡淡的云雾弥漫,青翠的山片时隐时现。如此美妙的湖泽,仿佛可以遍及整个天下。望着晴朗的翠光,洗去我连夜疲倦的身心。为了祈求无私的云雾,海市蜃楼的美景也可以引人注目。午后,我坐在竹舆中,感受到凉风的惬意。

注释:

  • 星湾:指北面的水湾,星光映照。
  • :指地方行政区,南康府。
  • 旬日:十天,表示时间的流逝。
  • 豁一变:形容早晨的景象焕然一新。
  • 霁气:雨过天晴后清新的气息。
  • 匡庐:指庐山,象征自然之美。
  • 兜罗:形容云雾缭绕的样子。
  • 玉帘:形容轻盈的云朵像帘子一样垂落。
  • 海市:指海市蜃楼,象征美好而虚幻的景象。
  • 泠风:指清凉的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翁方刚(1719-1799),字子华,号汝舟,清代诗人,官至江西南康知府。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为题材,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翁方刚任职南康知府期间,正值他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与欣赏之时。当时正值清代中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诗人通过描绘自然风光,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翁方刚的《出南康府城西门望庐山云气》是一首情景交融的山水诗,诗中展现了诗人对庐山美景的赞美与感慨。开篇以“门开星湾北,郡抱沙洲面”两句勾勒出南康府的地理环境,描写了早晨的清新气象,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庐山的云气变化,运用了“融融霁气中,野旷山葱茜”的描写,将温暖的阳光与葱郁的山野相结合,表现出自然的生机。

在诗中,诗人与庐山的云雾产生了深情的对话,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我与匡庐君,始以真相见”,表现出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仿佛将庐山视作知己。诗人以“濛濛嘘淡白,吞吐青瑶片”描绘云雾笼罩的山体,展现了自然的神秘与美丽。

最终,诗人表达了对晴朗清风的渴望,希望能洗去身心的疲倦,展现出一种超然的情怀。整首诗语言清丽,意象丰富,深刻地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自然的崇敬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门开星湾北:描写南康府的城门打开,北面是星光闪烁的水湾,给人一种清静和宁谧的感觉。
  • 郡抱沙洲面:南康府环绕着沙洲,形象地描绘了地理环境。
  • 旬日风四霾:经过十天的风雨,空气中仍然残留着阴霾的气息。
  • 晨容豁一变:早晨的景象焕然一新,呈现出一种清新明亮的状态。
  • 融融霁气中:在温暖的晴空下,光线变得柔和。
  • 野旷山葱茜:开阔的野外与葱郁的山色形成鲜明对比,突显自然的美好。
  • 我与匡庐君:诗人与庐山之间的亲密关系,仿佛是朋友。
  • 始以真相见:第一次真正看到庐山的全景,表现了诗人的激动之情。
  • 兜罗罥半腰:云雾环绕在山腰,形象生动。
  • 玉帘垂一线:形象的描绘出云彩如玉帘般垂落。
  • 濛濛嘘淡白:淡薄的云雾弥漫在空中,描绘出一种轻盈的感觉。
  • 吞吐青瑶片:青色的山体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呈现出一种神秘感。
  • 大哉肤寸泽:湖泽的广阔与美丽,可以遍及整个六合。
  • 顾以晴翠光:看着晴朗的翠绿光线,令人心旷神怡。
  • 洗我连宵倦:洗去我连夜的疲倦,表现出诗人的渴望与期待。
  • 衡云祷无私:祈求云雾的无私与美好。
  • 海市祈敢炫:愿望海市蜃楼般的美景可以展现出来。
  • 半日竹舆上:坐在竹舆中,享受着清凉的微风。
  • 泠风有余善:凉风带来余温,表现出一种闲适的心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兜罗罥半腰”,形象地表达了云雾的缭绕。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如“我与匡庐君”的关系。
  • 对仗:诗中有多处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庐山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以及对生活的思考。诗人在自然美景面前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安详,体现了文人对自然的崇敬与对人生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庐山:象征自然的伟大与壮丽,代表了诗人心中的理想与追求。
  • 云气:象征变化与神秘,反映出自然的多变与不可捉摸。
  • 湖泽:代表宁静与广阔,象征着心灵的广阔与自由。
  • 晨光:象征希望与新的开始,寓意诗人对未来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北边星湾”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南康府
    b) 庐山
    c) 沙洲

  2. “我与匡庐君,始以真相见”中“匡庐”指的是哪个山? a) 泰山
    b) 庐山
    c) 华山

  3. 诗中描绘的“泠风”给人怎样的感受? a) 炎热
    b) 凉爽
    c) 湿润

答案:

  1. a) 南康府
  2. b) 庐山
  3. b) 凉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望岳》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同样以自然景色为题材,诗中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李白《庐山谣》:与翁方刚的描绘相似,李白在诗中表现出对庐山的崇敬与赞美,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情。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翁方刚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以竹夹膝寄赠袭美 樵人十咏。樵风 奉和袭美酒中十咏 酒楼 寄茅山何道士 杂兴 门前路 添酒中六咏。酒龙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上真观 奉和袭美登初阳楼寄怀北平郎中 病中晓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夹击分势 車字旁的字 立锥 溢巷填街 饮流怀源 豆字旁的字 爻字旁的字 鲍鱼 包含短的成语 深取 心字底的字 爪牙 顾前不顾后 包含傲的成语 靑字旁的字 香皮纸 亦复如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