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闻籍田有感

《闻籍田有感》

时间: 2025-07-27 14:09:06

诗句

天田不日降皇舆,留滞长沙岁又除。

宣室无由问釐事,周南何处托成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4:09:06

原文展示:

天田不日降皇舆,留滞长沙岁又除。
宣室无由问釐事,周南何处托成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时政的忧虑和对历史的沉思。诗中提到“天田不日降皇舆”,意指国家的治理和权力的象征未能如期降临,暗含对时局的担忧;“留滞长沙岁又除”,则表达了国家政务的停滞不前,仿佛岁月在长沙停留。接下来的两句“宣室无由问釐事,周南何处托成书”则表现了诗人无从询问政事的无奈和对历史记载的渴望。

注释:

  • 天田:指天子的田地,象征国家的治理。
  • 皇舆:指皇帝的车驾,代表皇权。
  • 留滞:停留不前。
  • 宣室:古代官署名,表明询问政事的地方。
  • 釐事:指治理国家的事务。
  • 周南:指《诗经》的《周南》,是古代的诗歌集,表明对历史和文学的追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柳宗元,字子厚,号宗元,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他与韩愈并称“韩柳”,是古文运动的重要倡导者之一。柳宗元的诗风清新俊逸,常常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柳宗元被贬至永州期间,正值唐朝中期,政局动荡,社会矛盾凸显。诗人因政治失意而流落异乡,愈发感到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诗歌鉴赏:

《闻籍田有感》是一首蕴含深厚历史感和政治关怀的诗作。柳宗元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的深切思考与忧虑。首句“天田不日降皇舆”,直接点明诗人对皇权的关注与期待,但却隐含着一种失望和无奈的情感,反映出当时政局的动荡与不安。接下来的“留滞长沙岁又除”,则将时光的流逝与政事的无能相结合,表现出一种对岁月的感慨与对政局的失望。

后两句“宣室无由问釐事,周南何处托成书”则蕴含了更深层的思考。诗人在表达对政事的无奈时,亦流露出对历史文献的渴望与寄托。这种对历史的追溯不仅是对当下的反思,也是对未来的期盼,试图通过历史的镜子来照亮现实的困境。

整首诗在情感上既有一种沉重的忧虑,也夹杂着对未来的期待,展示了柳宗元作为一个文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使得这首诗在唐诗中显得尤为深刻和感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田不日降皇舆:国家治理未能如期到来,暗含对时局的失望。
  2. 留滞长沙岁又除:政务停滞不前,时间在长沙仿佛停滞。
  3. 宣室无由问釐事:无处询问国家大事,心中愈发焦虑。
  4. 周南何处托成书:渴望历史的记载与传承,却无从寄托。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天田”象征国家治理,增加诗歌的深度。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国家治理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动荡的忧虑与对历史的期盼,体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对人生的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田:象征国家的治理与皇权。
  • 皇舆:代表皇帝的权威和政治中心。
  • 宣室:象征政治和历史的交汇点。
  • 周南:表明对古典文学的追溯与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天田”是指什么?

    • A. 天上的田地
    • B. 国家治理
    • C. 皇帝的住所
    • D. 田野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留滞长沙岁又除”,这句话表达了对_____的感慨。

  3. 判断题:柳宗元在这首诗中表现出积极乐观的态度。 (对/错)

答案:

  1. B
  2. 政局的停滞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韩愈的《师说》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 《闻籍田有感》与王维的《送别》:两者都涉及对离别与时光的感慨,但柳宗元更侧重于政治的忧虑,而王维则更关注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柳宗元集》
  • 《唐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水调歌头 谒金门 愁倚阑/春光好 其一 又名春光好 南歌子 其四 鹧鸪天 其五 钓台 摊破浣溪沙/山花子 水调歌头·男儿四方志 水调歌头·萧滩韵环佩 亭前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手字旁的字 松棚 磬工 生我劬劳 老军 眇乎其小 屈开头的成语 殳字旁的字 包含碑的词语有哪些 惨淡经营 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三点水的字 享客 清清冷冷 所当无敌 三撇旁的字 爻字旁的字 仓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开天辟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