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8:12: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8:12:54
慈恩寺贻楚霄上人
作者:曹松 〔唐代〕
在秦生楚思,波浪接禅关。
塔碍高林鸟,窗开白日山。
树阴移草上,岸色透庭间。
入内谈经彻,空携讲疏还。
这首诗描绘了在慈恩寺的宁静氛围中,诗人对楚霄上人的思念。开篇写道在秦地的楚思,波浪与禅关相连,意象悠远。接着描绘了寺塔高耸,鸟儿在树林间飞翔,窗外是明亮的白日和高山。树荫投射在草地上,岸边的色彩透过庭院显现。最后,诗人进入寺内,畅谈经典,心中却仍旧怀揣着讲解的内容,意在显示内心的宁静与对知识的追求。
作者介绍:曹松,唐代诗人,生平较少记载,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常常表现出对自然与人生哲学的思考。
创作背景:诗作于慈恩寺,可能是在一次与楚霄上人的交流中,抒发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佛学的探究。
《慈恩寺贻楚霄上人》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作。诗人曹松通过描绘慈恩寺的自然景观,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佛学的探索。开篇的“在秦生楚思”便让人感受到一种地理上的距离与心理上的惆怅,波浪与禅关的联系暗示了心灵的波动。
接下来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的场景,寺塔高耸,鸟儿在林间飞翔,窗外的白日与高山交相辉映,形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这些自然景象不仅为诗人提供了灵感,也为读者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最后,诗人进入寺内,深入探讨经典,这一过程不仅是对知识的追求,也是对内心宁静的渴望。通过“空携讲疏还”,诗人表达了对所学内容的深刻理解和反思,体现了他对佛学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思念。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意蕴深远,意象的运用恰到好处,使得作品不仅有视觉上的美感,也充满了哲学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佛学的追求,展现了一种宁静、深入的哲学思考。通过静谧的寺院环境,诗人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对知识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在秦生楚思”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友人的思念
B. 对自然的热爱
C. 对历史的追溯
D. 对未来的憧憬
诗中提到的“窗开白日山”描述了什么?
A. 寺院的环境
B. 诗人的思想
C. 友人的身影
D. 自然的变化
“入内谈经彻”意图表达什么?
A. 对自然的观察
B. 对知识的追求
C. 对友人的思念
D. 对生活的思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曹松的《慈恩寺贻楚霄上人》和李白的《庐山谣》,前者侧重于宁静的思考与对友人的怀念,后者则强调豪放与自由,反映出两位诗人不同的个性与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