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冷翠谷看瀑二首 其二

《冷翠谷看瀑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7-28 10:50:48

诗句

清啸谷音答,閒眠松荫便。

山林微暑退,钟鼓远风传。

足茧忧羸仆,身轻羡散仙。

乍暄思午盥,喜际石根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0:50:48

原文展示:

冷翠谷看瀑二首 其二
作者: 董嗣杲 〔宋代〕

清啸谷音答,閒眠松荫便。
山林微暑退,钟鼓远风传。
足茧忧羸仆,身轻羡散仙。
乍暄思午盥,喜际石根泉。

白话文翻译:

在清冷的翠谷中,我的呼啸声在山谷中回响,闲适地在松树的阴影下小憩。
山林中的微微暑气渐渐消退,远处的钟声和鼓声在风中传来。
脚上的茧让我感到疲惫,身体的轻盈让我羡慕那散仙般的自在。
偶尔的暖阳让我想起了午间的洗漱,喜悦地来到石根泉边。

注释:

字词注释:

  • 清啸:清晰的呼啸声,表示心情愉悦。
  • 閒眠:悠闲地睡觉。
  • 微暑:微弱的暑气。
  • 钟鼓:指寺庙或庙会中的钟声和鼓声。
  • 足茧:脚上因走路而形成的茧,暗示辛劳。
  • 羸仆:形容身体虚弱疲惫。
  • 散仙:指那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神仙。
  • 乍暄:初时的暖意。
  • 午盥:午间洗漱。
  • 石根泉:石头根部的泉水,清澈而甘甜。

典故解析:
“散仙”常用来形容那些超脱尘世、自由自在的人,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和自由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嗣杲,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留存,主要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表现一种闲适、超然的生活态度,反映了当时士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自然环境中,表达了诗人在山林中游览时的心境,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间琐事的超脱,反映了宋代文人追求清新脱俗的生活理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致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在山谷中幽静环境中的感受与思考。开头两句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画面,清啸在山谷间回响,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氛围。松树的阴荫为诗人提供了一个舒适的栖息之所,表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

接下来的两句借助钟声和鼓声传来的意象,深化了诗人心境的变化。微暑的退去,象征着世俗烦扰的消散,使得诗人能更专注于内心的感受。诗人自述“足茧忧羸仆”,生动地展现了他在自然游历中的辛劳与疲惫,然而此时的身轻又让他向往那种超脱的散仙生活,表达了对自由、无拘束的渴望。

最后两句以“乍暄思午盥”结尾,展现出诗人面对自然时的简单快乐,清泉的流淌与暖阳的照耀,让他忘却烦恼,沉浸在瞬间的宁静与美好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哲思,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清啸谷音答:在清冷的谷中,诗人的呼啸声与谷中的回声相应,显示出一种与自然的互动。
  2. 閒眠松荫便:在松树的阴影下,诗人悠闲地小憩,享受宁静的生活。
  3. 山林微暑退:微微的暑气逐渐退去,象征着自然环境的舒适。
  4. 钟鼓远风传:远处的钟声和鼓声在风中飘荡,增添了山林的生动气息。
  5. 足茧忧羸仆:脚上因走路而磨出的茧,显示出诗人的劳累与疲惫。
  6. 身轻羡散仙:轻松的身体让诗人向往那种自由自在的神仙生活。
  7. 乍暄思午盥:初时的暖阳使诗人想起了午间的洗漱,表现出简朴的生活。
  8. 喜际石根泉:来到石根泉边,诗人感到愉悦,暗示出他对自然的热爱。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足茧”与“身轻”,形成鲜明的对比。
  • 拟人:山谷的声音回应诗人的呼啸,赋予自然以生命,使环境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尘世喧嚣的超脱与向往,传达出一种追求内心宁静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谷音:象征自然的回声,代表人与自然的和谐。
  • 松荫:象征闲适与宁静的环境。
  • 钟鼓:象征世俗的声音,反映出与自然的对比。
  • 散仙:象征自由、超脱的生活理想。
  • :象征生命的源泉,清新而甘甜,代表自然的恩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清啸”指的是:
    A. 寂静无声
    B. 清晰的呼啸声
    C. 风声

  2. 诗人对“身轻羡散仙”的向往主要反映了:
    A. 对人间繁华的追求
    B. 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C. 对名利的渴望

  3. 诗中提到的“钟鼓远风传”意味着:
    A. 远处的声音传入耳中
    B. 山林的宁静
    C. 诗人的孤独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同样描绘自然与隐逸生活的诗作。
  • 孟浩然《春晓》:表现春天自然景色与闲适生活。

诗词对比:
董嗣杲的《冷翠谷看瀑》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在主题上都有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诗更加注重于自然的细腻描绘,而董嗣杲则通过对话与内心反思,展现了更深层的哲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诗词发展》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秦淮曲 玉蝶梅花二首 其二 醒梅 玉蝶梅花二首 其一 醉梅 过延陵道 泰伯乡 惠山杂诗三首 其二 惠山杂诗三首 其一 岁暮怀杨二子山 次韵答阳刺史城 除授太学国子监司籍之职因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石字旁的字 乙字旁的字 还复 欢敬 車字旁的字 以蛋碰石 不得违误 包含戍的词语有哪些 有尺水行尺船 包含奏的成语 终始弗渝 重梓 不足为意 匸字旁的字 直言无讳 蛰雷 四点底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