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冷翠谷看瀑二首 其二

《冷翠谷看瀑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4-27 08:57:15

诗句

清啸谷音答,閒眠松荫便。

山林微暑退,钟鼓远风传。

足茧忧羸仆,身轻羡散仙。

乍暄思午盥,喜际石根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57:15

原文展示:

冷翠谷看瀑二首 其二
作者: 董嗣杲 〔宋代〕

清啸谷音答,閒眠松荫便。
山林微暑退,钟鼓远风传。
足茧忧羸仆,身轻羡散仙。
乍暄思午盥,喜际石根泉。

白话文翻译:

在清冷的翠谷中,我的呼啸声在山谷中回响,闲适地在松树的阴影下小憩。
山林中的微微暑气渐渐消退,远处的钟声和鼓声在风中传来。
脚上的茧让我感到疲惫,身体的轻盈让我羡慕那散仙般的自在。
偶尔的暖阳让我想起了午间的洗漱,喜悦地来到石根泉边。

注释:

字词注释:

  • 清啸:清晰的呼啸声,表示心情愉悦。
  • 閒眠:悠闲地睡觉。
  • 微暑:微弱的暑气。
  • 钟鼓:指寺庙或庙会中的钟声和鼓声。
  • 足茧:脚上因走路而形成的茧,暗示辛劳。
  • 羸仆:形容身体虚弱疲惫。
  • 散仙:指那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神仙。
  • 乍暄:初时的暖意。
  • 午盥:午间洗漱。
  • 石根泉:石头根部的泉水,清澈而甘甜。

典故解析:
“散仙”常用来形容那些超脱尘世、自由自在的人,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和自由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嗣杲,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留存,主要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表现一种闲适、超然的生活态度,反映了当时士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自然环境中,表达了诗人在山林中游览时的心境,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间琐事的超脱,反映了宋代文人追求清新脱俗的生活理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致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在山谷中幽静环境中的感受与思考。开头两句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画面,清啸在山谷间回响,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氛围。松树的阴荫为诗人提供了一个舒适的栖息之所,表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

接下来的两句借助钟声和鼓声传来的意象,深化了诗人心境的变化。微暑的退去,象征着世俗烦扰的消散,使得诗人能更专注于内心的感受。诗人自述“足茧忧羸仆”,生动地展现了他在自然游历中的辛劳与疲惫,然而此时的身轻又让他向往那种超脱的散仙生活,表达了对自由、无拘束的渴望。

最后两句以“乍暄思午盥”结尾,展现出诗人面对自然时的简单快乐,清泉的流淌与暖阳的照耀,让他忘却烦恼,沉浸在瞬间的宁静与美好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哲思,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清啸谷音答:在清冷的谷中,诗人的呼啸声与谷中的回声相应,显示出一种与自然的互动。
  2. 閒眠松荫便:在松树的阴影下,诗人悠闲地小憩,享受宁静的生活。
  3. 山林微暑退:微微的暑气逐渐退去,象征着自然环境的舒适。
  4. 钟鼓远风传:远处的钟声和鼓声在风中飘荡,增添了山林的生动气息。
  5. 足茧忧羸仆:脚上因走路而磨出的茧,显示出诗人的劳累与疲惫。
  6. 身轻羡散仙:轻松的身体让诗人向往那种自由自在的神仙生活。
  7. 乍暄思午盥:初时的暖阳使诗人想起了午间的洗漱,表现出简朴的生活。
  8. 喜际石根泉:来到石根泉边,诗人感到愉悦,暗示出他对自然的热爱。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足茧”与“身轻”,形成鲜明的对比。
  • 拟人:山谷的声音回应诗人的呼啸,赋予自然以生命,使环境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尘世喧嚣的超脱与向往,传达出一种追求内心宁静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谷音:象征自然的回声,代表人与自然的和谐。
  • 松荫:象征闲适与宁静的环境。
  • 钟鼓:象征世俗的声音,反映出与自然的对比。
  • 散仙:象征自由、超脱的生活理想。
  • :象征生命的源泉,清新而甘甜,代表自然的恩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清啸”指的是:
    A. 寂静无声
    B. 清晰的呼啸声
    C. 风声

  2. 诗人对“身轻羡散仙”的向往主要反映了:
    A. 对人间繁华的追求
    B. 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C. 对名利的渴望

  3. 诗中提到的“钟鼓远风传”意味着:
    A. 远处的声音传入耳中
    B. 山林的宁静
    C. 诗人的孤独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同样描绘自然与隐逸生活的诗作。
  • 孟浩然《春晓》:表现春天自然景色与闲适生活。

诗词对比:
董嗣杲的《冷翠谷看瀑》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在主题上都有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诗更加注重于自然的细腻描绘,而董嗣杲则通过对话与内心反思,展现了更深层的哲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诗词发展》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行路难·其一 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 清平调·其二 清平调·其一 桃源行 老将行 洛阳女儿行 秋夜曲 送元二使安西 / 渭城曲 长信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辛字旁的字 唱筹量沙 嘉藻 包含噎的成语 黽字旁的字 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 纂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镸字旁的字 包含街的词语有哪些 过耳之言 手字旁的字 举世莫比 躾语 瓜字旁的字 相肖 阴谋 厖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欧褚 至言去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