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47: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47:11
千峰万峰巴峡里,不信人间有平地。
渚宫回望水连天,却疑平地元无山。
山川相迎复相送,转头变灭都如梦。
归程万里今三千,几梦即到石湖边。
在巴峡深处,千峰万峰耸立,谁会相信人间还有平坦的土地?
从渚宫回首,眼前的水天相连,竟让我疑惑平地根本没有山。
山川相互迎接又相送,转身间一切都如梦幻般消逝。
回家的路长达万里,现在只需三千里,几许梦中便已到达石湖边。
范成大,字景仁,号素庵,南宋时期著名诗人和文学家。他以山水诗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生感悟,风格清新自然。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游历巴峡时,描绘了壮丽的自然风光,表达了游历中的感慨与思考。此时的范成大受宋代文化繁荣的影响,常常在游历中进行诗歌创作。
范成大的《荆渚中流》是一首描写山川景色与内心感受的诗。开篇便以“千峰万峰巴峡里”展现了巴峡的壮阔,诗人以夸张的手法强调了山的崇高与众多,形成了一种震撼的视觉效果。接下来的“渚宫回望水连天”则通过“水连天”的意象,渲染出一种辽阔与宁静的氛围,似乎在瞬间将人带入一个理想的境地。
而“却疑平地元无山”一句,表现了诗人因景致的奇特而产生的错觉,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感知的局限结合,彰显了诗人在深山峡谷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迷惘。紧接着的“山川相迎复相送”,则在意象上延续了山水交融的主题,表现出一种循环往复的自然法则,仿佛一切都是梦幻般的存在。
最后,诗人提及“归程万里今三千”,则暗示了归途的漫长与内心的渴望,仿佛在梦中游历,随时可能到达目的地,展现了一种超越现实的理想追求。这首诗不仅表现了自然的美,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悟与思索,展现了宋代诗歌的独特风格与魅力。
整首诗通过对壮丽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与追求理想的执着,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诗中“千峰万峰”所描述的地方是哪个?
诗人回望的景象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石湖”代表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