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16: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16:11
题某公宅
贯休 〔唐代〕
宅成天下借图看,始笑平生眼力悭。
地占百湾多是水,楼无一面不当山。
荷深似入苕溪路,石怪疑行雁荡间。
只恐中原方鼎沸,天心未遣主人闲。
这座宅子建成,天下的人都来观赏,初看时我不禁笑自己平生眼光太浅。
这里的地势多有水湾,楼房的每一面都面对着山。
荷花丛深,仿佛走入了苕溪的水路,奇石耸立,似乎在雁荡山中漫步。
只怕中原地区正在战乱,天意还不让这位主人安闲自在。
贯休,字希仁,号贯休,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0年,卒于883年。他以绝句闻名,擅长五律和七律,作品多以自然风光和人生哲理为题材,作品风格清新脱俗。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借描写某公的宅子,透视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忧虑,表现出对安宁生活的渴望和对动荡时代的无奈。
贯休的《题某公宅》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示了一个理想中的居所。诗的前两句开篇引入,描绘出宅子宏伟的景象,吸引了无数慕名而来的游客。通过“始笑平生眼力悭”,诗人自谦,表明自己对美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不足。接下来的两句,诗人将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巧妙结合,水湾与山坡相互映衬,渲染出一种美的和谐,给予人以宁静之感。
然而,诗的后两句却转而描绘了一个令人担忧的现状:“只恐中原方鼎沸,天心未遣主人闲。”诗人通过对中原战乱的提及,表达了对社会动荡的忧虑,暗示着即使拥有如此美好的居所,也难以逃避外界的纷扰,表现出一种无奈和悲凉。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困境的反思,表现出一种对安宁生活的渴望与对外部动乱的无奈,深刻反映了作者的情感基调。
诗中提到的“中原方鼎沸”指的是什么?
“荷深似入苕溪路”中的“苕溪”指的是哪个地方?
诗人对自己“平生眼力悭”的看法是?
对比贯休的《题某公宅》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山水景象,但贯休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及社会动荡的忧虑,而王维则更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我修养。这种对比展现了不同诗人在相似题材下的不同思考与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