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03: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03:59
题汪氏尊己堂
作者:罗愿〔宋代〕
华屋成来有几年,
名因耆旧里中传。
未容极口论臧否,
正欲虚心到圣贤。
室有图书人自好,
门多车马地还偏。
邕州健笔人争诵,
姓字从今到日边。
这座华丽的屋子建成已有几年,
它的名字是因为在老一辈中流传。
此地不容随口评论是非,
只希望能虚心向圣贤学习。
书房里有书籍,人们自会欣赏,
门口车马来往,却又显得偏僻。
邕州的文人们争相吟诵,
从今以后它的名声将传遍四方。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罗愿,字士和,号思舫,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诗歌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文精神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地方,诗人所描绘的“尊己堂”可能是一个集书籍、交流于一体的地方,意在弘扬文化与学习的精神。
这首诗通过对“尊己堂”的描绘,表达了对知识与文化的热爱。开头几句简洁明了,指出了这座建筑的历史与声望。作者强调这里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外在的华丽,更在于其内在的文化价值。通过“未容极口论臧否”的语句,诗人传达了一个重要的理念:在追求真理和智慧的过程中,应该避免随意的评判与口舌之争,而是要保持一颗谦虚的心,向古代圣贤学习。
后半部分则通过书籍与人群的描写,展现了一个生动的文化交流场景。诗中提到的“车马”与“邕州健笔人”,不仅描绘了热闹的场面,也暗示了这里是文化交流的中心,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的聚集。最后一句“姓字从今到日边”更是强调了这里的文化影响力,将其声名远播的愿景展现得淋漓尽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对仗和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得语言更加流畅和富有韵律感。例如,“华屋”与“图书”形成对比,突显了物质与精神的结合。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主要表达了对文化知识的向往与追求,强调了谦虚学习的重要性,并描绘了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场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尊己堂”主要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未容极口论臧否”的意思是:
诗中“邕州健笔人”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罗愿的诗更加注重人文气息的表达,而李白更倾向于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两者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表达,但侧重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