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寄怀

《寄怀》

时间: 2025-05-07 23:37:52

诗句

作计桃源向四明,奔山奔水接檐楹。

乡邻比视庞公隐,寇盗应知王粲名。

涛白掀天迷大浃,海青傍午下空城。

我家更在三交外,战地閒花又落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37:52

原文展示:

寄怀
作计桃源向四明,
奔山奔水接檐楹。
乡邻比视庞公隐,
寇盗应知王粲名。
涛白掀天迷大浃,
海青傍午下空城。
我家更在三交外,
战地閒花又落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人设想自己能够如桃花源般隐居于四明山之间,畅游于山水之间,家与家之间的关系亲密而和谐。诗人希望乡邻能够像庞公一样隐居,过着安宁的生活。对于盗贼的存在,诗人则希望他们知道王粲的名声,不敢轻举妄动。大海的波涛翻滚,遮蔽了天空,令人迷失方向,而在空荡荡的城市旁,海水的颜色在正午的阳光下显得更加青翠。而我的家则在三交之外,战地的闲花依旧在凋零。

注释:

字词注释:

  • 桃源:指陶渊明笔下的理想境地,象征着隐逸的生活。
  • 四明:指四明山,位于浙江省,山水秀丽,适合隐居。
  • 庞公:指庞涓,隐士,意指鄙弃名利,追求安宁。
  • 王粲:王粲是东汉末年的著名诗人,代表着文人的名声和才华。
  • 涛白:波涛翻滚,显现白色泡沫。
  • 海青:海水青蓝色,形容其颜色。
  • 三交:指诗人所居之地,表明其远离战乱之地。

典故解析:

  • 桃花源:出自陶渊明《桃花源记》,描述了一个与世隔绝、宁静和谐的理想社会。
  • 庞公隐:指庞公隐居于山林,象征一种淡泊名利的生活。
  • 王粲名:王粲是著名的诗人,代表了文学才华与名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厉志,清代诗人,其作品多描绘山水,表现出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其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在战乱和动荡的年代,诗人寄情于山水之间,渴望获得内心的宁静与安宁,同时也对当时的社会现状感到忧虑。诗人通过对桃花源的向往,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寄怀》是一首充满理想与向往的诗。诗人以“桃源”作为隐喻,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展现出一种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诗的前四句通过对理想生活的设想,表现出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四明山的美丽与桃花源的意象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理想的居住环境。同时,诗人提到庞公隐居与王粲的名声,展现出一种对文人隐逸生活的推崇。

后四句则转向现实,描绘出大海的波涛与空城的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波涛翻滚与城市空荡的描写,不仅表现了自然的力量,也暗示了社会的动荡。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尽管战地的花朵凋零,但仍然在向往中寄托着希望。

整首诗在意象上融合了自然的美与现实的困境,表达了作者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思考,情感丰富而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作计桃源向四明:计划隐居桃花源,向往四明山的美景。
  2. 奔山奔水接檐楹:形容在山水之间自由奔跑,生活得如同在自家屋檐下般自在。
  3. 乡邻比视庞公隐:希望邻里能够像庞公那样,过着隐居的生活。
  4. 寇盗应知王粲名:盗贼若知名人王粲的名声,必然不敢轻举妄动。
  5. 涛白掀天迷大浃:波涛翻滚,白浪掀起,迷茫于大海之中。
  6. 海青傍午下空城:正午的阳光下,青色的海水映衬着空荡的城市。
  7. 我家更在三交外:我的家在三交之外,远离动乱。
  8. 战地閒花又落英:虽然身处战乱,但仍有闲花落英,象征着希望与坚韧。

修辞手法:

  • 比喻:桃源比喻理想的生活状态。
  • 对仗:如“奔山奔水”和“寇盗应知”,形成对称美。
  • 意象:通过“涛白”、“海青”等意象,表现自然之美与人生的困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理想的隐逸生活,反映出诗人对社会动荡的忧虑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人以自然景色作为背景,映衬出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源:象征着理想的隐逸生活。
  • 四明山:自然的美景,代表诗人向往的栖息之地。
  • 波涛:象征着生活的动荡与不安。
  • 空城:暗示人心的孤独与社会的荒凉。
  • 落英:即使在困境中,仍然有美的存在,象征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理想的隐居地是什么? A. 四明山
    B. 桃花源
    C. 青海湖
    答案:B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著名诗人是__
    答案:王粲

  3. 判断题:诗人希望邻居过隐逸生活。 (对/错)
    答案: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桃花源记》——陶渊明
  • 《饮酒》——陶渊明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桃花源记》与《寄怀》的对比:
    • 两者均描绘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但《桃花源记》更侧重于对理想社会的描述,而《寄怀》则结合了现实的动荡与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古诗词鉴赏》——某出版社
  • 《诗经与古诗词》——某知名学者著作
  • 《陶渊明研究》——关于陶渊明生平与作品的分析书籍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寄怀》这首诗!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雨夜 置酒梅花下作短歌 读何斯举黄州秋居杂咏次其韵十首 其九 杭湖夜归 秋思 自诒 以石芥送刘韶美礼部刘比酿酒劲甚因以为戏 杂题 舟中作 纵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枝节横生 彩头 烟霞宅 广字头的字 感人肺肝 用人惟才 鼎铛耳 独有千古 不可端倪 折文旁的字 西字头的字 翠开头的成语 侏儒一节 出众超群 皮字旁的字 糸字旁的字 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