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11: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11:24
杂曲歌辞·太平乐
作者: 张仲素
圣德超千古,皇威静四方。
苍生今息战,无事觉时长。
全诗翻译:
圣明的德行超越千古,皇帝的威严使四方安宁。
百姓如今停止了战争,悠闲的生活让人觉得时间过得很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这首诗体现了唐代社会安定和繁荣的背景,是对当时皇权和德治的一种赞美。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盛世,诗中所提到的“圣德超千古”与“皇威静四方”均是对唐太宗李世民等明君的褒扬。
作者介绍:
张仲素,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以乐府诗为主,内容多涉及社会现象和民生疾苦,语言清新流畅。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唐代盛世时期,表现了当时社会的安定与繁荣,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强盛、百姓安乐的向往和赞美。
这首《太平乐》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国家安宁、百姓安乐的赞美,展现了盛世的气象。首联“圣德超千古,皇威静四方”以宏伟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统治者形象,强调了皇帝的德行和威严,使得国家在千古之中显得独特而辉煌。这种赞美不仅是对皇权的拥护,更是对社会和谐的呼唤。
次联“苍生今息战,无事觉时长”则转向民生,描绘了百姓在和平时代的宁静生活,形象地表现了人们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的向往。诗中“无事觉时长”一语,生动地传达出百姓在安定环境中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令人向往。
总体来看,诗人用对比的手法,展现了安宁与动乱的鲜明对立,抒发了对和平时代的珍视和对贤明统治者的感激之情,具有很强的社会现实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歌颂治国有道的明君,强调在其统治下,国家安定、百姓安乐,表现出对和平时代的珍视和对贤明统治者的感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圣德超千古”是指什么?
A. 诗人的才华
B. 理想的统治者的德行
C. 古代的战争
诗人通过哪些手法表现出社会的安定?
A. 比喻和拟人
B. 对仗和夸张
C. 排比和反问
诗中提到“苍生今息战”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战争的渴望
B. 对和平的珍视
C. 对皇权的反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春望》相比,《太平乐》更侧重于对安宁状态的歌颂,而《春望》则表现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两者在主题上形成鲜明对比,前者传达出对和平的向往,后者则反映出对时局的深切关注。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