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59: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59:14
汉规群玉府,东观近宸居。
诏许无双士,来观未见书。
皇文开万卷,家学陋三馀。
竹帛森延阁,星辰绕直庐。
诸生起孤贱,天子自吹嘘。
愿以多闻力,论思补帝裾。
汉朝的规矩在群玉府,东观近乎宸居。
诏令允许无双的士子,来观看尚未见过的书籍。
皇家的文献开卷万册,而我家学渊博却仅仅三余。
竹简和帛书在延阁中错落有致,星辰环绕着这座直庐。
许多学子出身卑微,天子却自我吹嘘。
我愿以自己的博学,来辅助帝王的治理。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瘦石,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主张“诗中有画”,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文人对学术的追求和对皇权的反思,反映了黄庭坚对当时社会和学术环境的关注与思考。
《东观读未见书》是一首充满思考与自嘲的诗作,表现了诗人对知识传承的渴望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深刻反思。开篇便以“汉规群玉府”引入,展现了皇家的严谨与华美,随后提到“无双士”与“未见书”,暗示了士子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未能接触更多书籍的遗憾。黄庭坚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学问的崇尚和对当时士人地位的无奈。
诗中“皇文开万卷,家学陋三馀”直言自己的学识相对皇家的文献之多显得微不足道,表现出一种谦卑和自省的态度。接下来的“竹帛森延阁,星辰绕直庐”则通过意象的描绘,展现出书籍与知识的丰厚,暗含对文化的重视。
最后两句“诸生起孤贱,天子自吹嘘”则引发了对社会地位和士人困境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天子的批评与对平民学子的同情。整首诗在情感上深刻而复杂,既有对知识的渴望,也有对社会现状的无奈与反思,体现了黄庭坚作为文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该诗运用了对比手法(如“皇文开万卷”与“家学陋三馀”),通过形象的意象(如竹帛、星辰)来增强诗歌的美感与深度。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知识的崇尚与对社会现状的无奈,体现了士人对于文化传承和自我价值的思考,以及对国家治理的关怀。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无双士”指的是怎样的人?
填空题:诗中“家学陋三馀”意为____。
判断题:诗中表现了诗人对皇帝的赞美。(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