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14: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14:20
舟子
作者:黄庭坚 〔宋代〕
黄须客子居水滨,
水行水宿忘冬春。
莽渺三江五湖外,
短船无地不知津。
弓弯夜月射鸣雁,
舷系晓风歌采蘋。
时望青旗沽白酒,
醉煮白鱼羹紫蓴。
平生未识州县路,
鸥鸟蒹葭成四邻。
市人诱我利三倍,
辍棹一出几危身。
古来有道处渔钓,
岂与荷担为儓臣。
欲论旧业谁知者,
满地车轮来往尘。
言归明月沧波上,
依旧操舟妙若神。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居住在水边的渔夫,日复一日地在水中生活,忘却了四季的变换。他的短船在三江五湖之间无所不至,夜晚在弯弯的月光下,弓箭射向飞翔的雁,清晨时,他在船舷上系着微风,唱着采蘋歌。偶尔,他向朋友望去,看到青旗招展,买酒畅饮,醉后煮着白鱼羹和紫蓴。虽然他一生未曾走过州县的道路,但身边的鸥鸟和芦苇已成了他的邻居。市井的人用三倍的利益诱惑他,让他停下划桨,然而一停下,便感到身处险境。古人有道理,专注渔钓的生活,怎能与担着重担的人相比。想要谈论他的旧业,谁又能知晓呢?满地的车轮和尘土,都是往来的痕迹。最终,他在明月和波涛之间归来,依旧能够巧妙地掌舵。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溪,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与苏轼、米芾共称“宋四家”。其诗词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风格清新自然,语言朴实而富有韵味。
《舟子》写于黄庭坚晚年,他在诗中通过渔夫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诱惑的拒绝,反映了其内心的洒脱与宁静。
《舟子》是一首描绘渔夫生活的诗,充满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渔夫的生活虽然简单,却充满了诗意和乐趣。诗人在描绘渔夫生活的同时,也融入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渔夫在三江五湖间自由航行,象征着一种超越世俗束缚的生活态度。夜晚的弓月与鸣雁,晨风中的采蘋歌,构建了一个宁静而和谐的自然画面。
诗中通过与市井生活的对比,突显了渔夫生活的独特与珍贵。面对诱惑,渔夫选择了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这种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物质利益的拒绝,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渔钓生活的认同和赞美。
最后,诗人在明月与波涛的映衬下,表现出对自然的归属感和自信,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律感,展现了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整首诗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哲理思考,值得细细品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自由渔夫生活的向往,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对物质利益的拒绝,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立思考。
意象中的水、船、月、鱼等,构成了传统文化中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的尊重与热爱。
选择题:诗中“黄须客子居水滨”中的“黄须”指的是什么?
A. 年轻人
B. 年长的男子
C. 渔夫的船
D. 诗人的朋友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莽渺三江五湖外”,表示___。
判断题:诗中渔夫的生活是被市人所羡慕的。
A. 正确
B.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