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9:56: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56:21
次韵徐文将至国门见寄二首 其一
槐催举子著花黄,
来食邯郸道上粱。
便欲扫床悬麈尾,
正愁喘月似灯光。
全诗翻译:
槐树催促着儿子开出黄色的花,
来吃邯郸路上的粱米。
我正想要打扫床铺,挂上马尾,
却愁苦得喘息,月光像灯光一样明亮。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江西人,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是苏轼的好友,与之并称,擅长诗歌、散文及书法,开创了“江西诗派”。其诗风清新、洒脱,具有独特的个人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黄庭坚晚年,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在国门见寄,意味着对外界的关注与关心,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琐事的感慨。
这首诗以槐树开花作为引子,描绘了美丽的春景和生活的细节。开头两句通过“槐催举子著花黄”展现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槐树开出的黄色花朵象征着希望与新的开始,暗示着诗人对年轻一代的寄托与期望。而“来食邯郸道上粱”则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传达出一种温暖的亲切感,显示出诗人与自然和生活的紧密联系。
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内心的感受,诗人欲扫床悬挂马尾,显示出他对生活琐事的关注与处理,但又因“正愁喘月似灯光”而感到焦虑,表现出对生活压力的无奈与挣扎。月光的比喻使人联想到夜晚的孤独与思考,仿佛在诉说着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生活细节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憧憬,同时也隐含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主题在于生活的感悟、对时光流逝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憧憬,展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槐”指哪种植物?
A. 杨树
B. 槐树
C. 桃树
“喘月似灯光”中的“喘”指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无奈
C. 兴奋
诗中提到的“邯郸”在哪里?
A. 河南
B. 河北
C. 山东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