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27: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27:32
召还至都门先寄子由
老身倦马河堤永,
踏尽黄榆绿槐影。
荒鸡号月未三更,
客梦还家得俄倾。
归老江湖无岁月,
未填沟壑犹朝请。
黄门殿中奏事罢,
诏许来迎先出省。
已飞青盖在河梁,
定饷黄封兼赐茗。
远来无物可相赠,
一味丰年说淮颍。
我年迈疲惫,马儿在河堤上走得很慢,
踏过黄榆和绿槐的影子。
荒鸡在月光下鸣叫,天还未亮,
客梦中回到家中,心情略显倾斜。
归隐江湖已无岁月可言,
未填的沟壑依旧恳请朝廷。
在黄门殿中奏完公事,
得到了诏令,允许我先行离开省城。
青盖的轿子已在河梁上飞驰,
定然会送上丰厚的封赏和茶水。
远道而来无物可赠,
只是一味地说今年的丰收和淮河的丰盈。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作品涵盖诗、词、散文等多种形式,风格独特,情感真挚。苏轼的诗词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兼具豪放与细腻。
创作背景:
《召还至都门先寄子由》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表达了他对家庭的思念和对故乡的向往。此诗是在他即将返回都城之际寄给好友子由(苏辙)的,反映了他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归来的期待,又有对过去岁月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归乡的情景,展现了他对故乡的深厚情感和内心的矛盾。开头两句“老身倦马河堤永”直接点出年迈的状态,诗人感叹岁月的流逝和旅途的疲惫。接着,诗人通过“荒鸡号月未三更”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夜深人静、思乡的氛围,表现出归心似箭的迫切。
“客梦还家得俄倾”一句,表达了梦中回家的渴望和内心的倾斜,显现出他对故乡的无比怀念。接下来几句,诗人反映了自己在江湖中的隐居生活,尽管无岁月可言,但心中仍然对朝廷有所期盼,展现出他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最后几句则描绘了他即将回到都城的情景,轿子已在河梁,丰厚的赏赐和茶水即将送到,诗人心中满是期待。然而,整首诗最后一句“远来无物可相赠”,却流露出一丝淡淡的无奈与遗憾,尽管满心欢喜,却没有实质的礼物相赠。这种情感的对比使得整首诗更加深刻,体现了苏轼对生活、友情和家庭的深切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归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反映了苏轼心中对于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老身倦马”暗示了什么?
A. 年龄的增长
B. 旅途的疲惫
C. 对朋友的想念
D. 对自然的热爱
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体现在以下哪一句?
A. 荒鸡号月未三更
B. 归老江湖无岁月
C. 定饷黄封兼赐茗
D. 远来无物可相赠
诗中提到的“青盖”指的是什么?
A. 马车
B. 轿子
C. 船只
D. 帐篷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