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14: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14:03
巫山高,巫山之高高不极。寒江西来曳练长,群峰森罗十二戟。清狖悲号裂翠崖,老蛟怒门摧丹壁。轻生重利三马客,一叶直冲高浪白。船头吟啸坐自如,仰视长天不盈尺。丛祠象设俨山椒,巫祝纷纷非一朝。云是高唐神女之所处,至今暮雨常萧萧。我闻神理明且直,兴亡唯观恶与德。安肯来从楚国君,凭依梦寐为淫昏。襄王之心自荒惑,引领日望阳台云。独不思怀王西行不复返,甲光照地屯秦国。蚕食黔中下荆门,陵园宗庙皆烧焚。社稷飘零不复存,嗟嗟若敖蚡冒将,筚路蓝缕皆辛勤。
巫山高,巫山的高耸真是无法极限。寒江水从西边流来,像长长的绸带在摇曳,群峰如同十二支戟般耸立。清猿哀号裂开翠绿的山崖,老蛟愤怒地摧毁丹色的壁垒。轻视生命,重视利益的三马客,像一片叶子直冲高浪之上。船头吟唱,悠然自得,仰望天空却不见底。山上的丛祠设立得庄严,巫祝们纷纷而至,这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云彩是高唐神女所居之处,如今的暮雨依然萧条。我听闻神明的道理明了而直观,兴亡只在于观察善与恶。怎么肯追随楚国的君主呢,依赖梦境而沉迷于淫乱。襄王的心思自是迷惑,引领着日子期待阳台上的云彩。独自不思怀王西行再无归,甲光照耀大地屯驻在秦国。蚕食了黔中荆门,陵园和宗庙都被焚烧。社稷飘零再无存,唉,若同蚡虫般冒进,辛勤耕作却步履艰辛。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涑水,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和诗人。他以编纂《资治通鉴》而闻名,主张“尊儒抑道”,强调历史的教训对于政治的启示。
该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动荡不安,诗人对历史的兴亡深感忧虑。巫山的描写与神话传说相结合,反映了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失望。
《介甫作巫山高命光属和勉率成篇真不知量》是一首表现巫山壮丽景色与历史忧思的诗。诗中巫山的高耸并不仅仅是自然景观的描写,更是一种象征,代表着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对比。开篇以“巫山高”引入,强调巫山的雄伟气势,接着描绘寒江和群峰,形成了自然的壮丽景象。叠加的意象如“清狖悲号”和“老蛟怒门”,则表现出自然与人心的悲凉。
诗中通过历史人物襄王与怀王的对比,揭示了历史的兴亡与个人命运的交织,表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作者运用丰富的比喻与象征,表达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理想的追求。整体来看,诗的情感基调悲凉而又激昂,既有对美好理想的向往,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历史兴亡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个人理想与现实困境的思考。通过巫山的描绘,表现出对理想景象的向往,同时又深感历史的无情与个体的渺小。
巫山高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A. 美丽的自然风景
B. 理想的追求与远大
C. 历史的兴亡
D. 个人的渺小
诗中提到的“清狖悲号”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愤怒
C. 悲伤
D. 幸福
“船头吟啸坐自如”中的“坐自如”意指什么?
A. 自由自在
B. 忍耐
C. 坐不住
D. 无所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