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上郡南三十里有相思亭在太山之麓二水所交平

《上郡南三十里有相思亭在太山之麓二水所交平》

时间: 2025-05-04 01:56:33

诗句

柳似妖饶舞,花如烂漫妆。

那堪陇头水,鸣咽断人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56:33

原文展示:

柳似妖饶舞,花如烂漫妆。那堪陇头水,鸣咽断人肠。

白话文翻译:

柳树像妖精一样在舞动,花儿如同华丽的妆饰。这河流在山头蜿蜒而过,仿佛在悲鸣,让人心痛难忍。

注释:

  • 柳似妖饶舞:柳树的枝条轻柔摇曳,形似妖娆的舞者。
  • 花如烂漫妆:花朵盛开得如同精美的装饰,形容花的艳丽。
  • 陇头水:指山头的河流,陇头即山坡的意思。
  • 鸣咽:发出哽咽的声音,形容水声悲凉。
  • 断人肠:形容声音悲伤动人,让人感到心痛。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柳和花的意象,表达了对离别和思念的感伤,常见于古诗词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政治家、历史学家、文学家,以其《资治通鉴》而闻名。其诗词风格清新,情感真挚,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的情怀。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司马光的晚年,正值其政治生涯的顶峰,或许是他在某次出游中见到美丽的自然景色而感悟到人生的离愁别绪,因而写下此诗。

诗歌鉴赏:

本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深刻的情感。首句“柳似妖饶舞”,描绘了柳树轻柔摇曳的姿态,给人以生动的视觉印象,似乎在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接着“花如烂漫妆”,将花的美丽与华丽的妆饰相提并论,突出了春天的生机与绚丽。这两句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欣赏。

然而,诗的后两句则转为沉重,描绘了陇头的河流声,仿佛在吟唱着离别的哀愁,令人心痛。这里的“鸣咽”字眼,宛如水流的低语,表达了无法言说的思念与悲伤。诗人在美景中感受到的却是深沉的忧伤,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生命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柳似妖饶舞”:柳树被拟人化,表现出柔美和妩媚。
    • “花如烂漫妆”:花朵的鲜艳色彩如同浓妆艳抹,极具视觉冲击力。
    • “那堪陇头水”:引入水景,暗示变化的情绪。
    • “鸣咽断人肠”:水声如泣,形象地传达了痛苦的思念。
  • 修辞手法

    • 拟人:柳树、花朵被赋予人的特征,使景物更具生动性。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对比,前景美丽,后景悲凉,构成情感的反差。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离别的无奈,体现了自然与人心的共鸣。

意象分析:

  • :象征柔美与思念,常用来表达离愁。
  • :象征生命的美丽与短暂,常用来表现青春与爱情。
  • :象征流动与变化,水声传达着情感的深邃和复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柳似妖饶舞”中的“妖”字主要表达什么?

    • A. 美丽
    • B. 恶毒
    • C. 幽暗
    • D. 妖艳
    • 答案:D
  2. 下列哪一句与“鸣咽断人肠”情感最接近?

    • A. 望断天涯路
    • B. 君行千里远
    • C. 雁阵惊寒影
    • D. 泪洒江南水
    • 答案: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与杜甫《春望》的“国破山河在”形成对照,司马光的诗在美丽的自然中流露出个人的哀愁,展现了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司马光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本事诗 本事诗 本事诗 本事诗 本事诗 本事诗 本事诗 柬金凤兼示刘三 柬金凤兼示刘三 久欲南归罗浮不果,因望不二山有感, 聊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登车揽辔 巳字旁的字 麻字旁的字 巛字旁的字 包含狞的词语有哪些 面字旁的字 宏绰 埙倡篪和 走之旁的字 简弛 临深履薄 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克勤克俭 包含萌的词语有哪些 失身匪人 直言正谏 思望 包含弓的词语有哪些 纠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