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11: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11:23
主人小石屏,得之括苍山。
括苍道里远,致此良变难。
层崖万仞余,胜出浮云端。
吴儿采石时,萝蔓愁攀缘。
石文状松雪,毫发皆天然。
置之坐席旁,清风常在颜。
愿君善藏蓄,永日供余间。
慎勿示要人,坐致求者繁。
将使括苍民,吁嗟山谷间。
这位主人拥有的小石屏,得自于遥远的括苍山。
前往括苍的路途遥远,带来这件宝物实属不易。
层峦叠嶂,崖壁高耸,仿佛超越了浮云的边际。
吴地的孩子们在采石时,看到藤蔓缠绕而感到忧愁。
石纹如同松雪,毫无人工雕饰,完全是自然的杰作。
将其放置在坐席旁,清风常伴于身旁。
希望你善加珍藏,永远供养于日常之中。
切记不要向他人展示,以免招来求索的人太多。
如此一来,括苍的百姓将会在山谷中叹息不已。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与文学家。他以《资治通鉴》闻名,生平致力于政治改革与史学研究,作品中常体现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
此诗写于宋代,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性的思考。在对石屏的描绘中,诗人流露出珍惜自然的情感,同时警惕人们对自然资源的过度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小石屏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的深刻思考。开头以“主人小石屏”引入,直接点出主题,随后通过“得之括苍山”强调其珍贵来源,暗含对自然的珍视。诗中“层崖万仞余,胜出浮云端”不仅描绘了山的壮丽,也象征着诗人追求卓越的志向。
“石文状松雪,毫发皆天然”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推崇,强调艺术的自然性和无人工雕琢之美,使人感受到一种纯粹的美感。同时,诗中提出了“愿君善藏蓄”的建议,反映了对珍贵事物应有的珍惜态度,也暗含对人性的思考:过多的展示会招来麻烦。
整首诗在优美的意境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对人情世故的深刻观察,体现了司马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生的独到见解。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珍惜自然、警惕贪求而展开。通过对小石屏的描绘,诗人强调自然之美的珍贵与独特,同时也对人性中的贪婪与欲望提出了警示,形成了对自然和人性的深刻反思。
诗中提到的“括苍山”位于哪个省?
“层崖万仞余”中的“万仞”是什么意思?
诗人希望小石屏的主人如何对待这件宝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