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48: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48:57
郎在船头学棹歌,
妾在船稍唱采荷。
唤郎不应郎心别,
亦似江流无定波。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场景:在船头的男子正在学唱船上的歌,而在船尾的女子则在唱着采荷的歌。她呼唤着男子,却得不到回应,心中感到两人的心意似乎已经相隔,正如江水流动般无定而变幻。
江流、波动的意象在古诗中常用以比喻人心的变化和情感的无常,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距离与不稳定。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江河湖泊常常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蒋主孝是明代的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其作品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生活场景和人们的情感状态。
《竹枝词》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描绘了人们在船上、江边的日常生活,表达了在简单的生活场景中蕴含的深刻情感。
《竹枝词》以简洁而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动人的场景,通过船头与船尾的对唱,展现了男女之间细腻的情感。诗中“郎在船头学棹歌,妾在船稍唱采荷”一句,既描绘了生活的惬意,又暗含着男女之间情感的微妙变化。女子在呼唤男子时,内心的渴望与孤独感显而易见,而男子的无应又让这种情感更加深沉。
诗的最后两句“唤郎不应郎心别,亦似江流无定波”形象地表达了情感的无常与惆怅。江水的流动不定恰如人心的变幻,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疏离与失落。这种情感的对比,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而生动地体现出来,给人以深思。
本诗主题围绕着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相互作用与变化,展现了生活的琐碎与内心的渴望,反映出一种对情感疏离的无奈与惆怅。
《竹枝词》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蒋主孝
C. 杜甫
诗中“郎在船头学棹歌”描绘了什么场景?
A. 船在沉没
B. 男子在学习唱歌
C. 女子在哭泣
诗中用江水来比喻什么?
A. 生活的美好
B. 人心的变化
C. 自然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