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41: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41:23
来鹤亭
作者:苏轼
鸿渐偏宜丹凤南,
冠霞帔月影毵毵。
酒酣亭上来看舞,
有客新名唤作耽。
这首诗描绘了鸿雁飞来,适宜在丹凤门南边栖息的情景。诗人形容身着华丽服饰的舞者在亭子里翩翩起舞,月光下的影子摇曳生姿。酒已畅饮,诗人邀请客人一同欣赏舞蹈,有位新客人因其才华被称作“耽”。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洒脱之作,也有细腻柔和之作。
创作背景: 《来鹤亭》写于苏轼在杭州任职期间,受自然景色和人文环境的影响,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此时期,苏轼的政治生涯多有波折,但他的文学创作却逐渐成熟。
《来鹤亭》是一首描绘宴会场景的诗,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欢快氛围的珍视。诗的开头“鸿渐偏宜丹凤南”,用鸿雁的到来象征着美好的事物接踵而至,给人以希望的感觉。接着“冠霞帔月影毵毵”,生动描绘了舞者的华美装束和她在月光下的舞姿,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
“酒酣亭上来看舞”一句,体现了诗人对饮酒作乐的洒脱态度,也暗示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最后一句“有客新名唤作耽”,不仅引入了新人物,还表现出对新朋友的认可和欣赏,这种人际间的温暖与互动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与人文、个人与社会生活之间建立了和谐的关系,展现了苏轼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诗中不仅有对美的追求,还有对人性的关怀,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宴会场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欢快氛围的享受,展现了苏轼洒脱的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丹凤”象征什么?
A. 贫穷
B. 美丽与高贵
C. 战争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酒酣亭上来看舞”中,诗人想表达的是什么情境?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新客人被称为“耽”,这个名字代表他在舞蹈方面的才华。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您深入理解苏轼的《来鹤亭》。如果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探讨的地方,欢迎随时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