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41: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41:12
原文展示:
陪诸君会史馆园 蔡襄 〔宋代〕
名园霁宿雨,春日正和柔。 花香泛草际,竹景摇清流。 鸣禽自往还,游鱼时沈浮。 出门市朝喧,爱此林亭幽。 况陪君子讌,飞斝更相酬。 亦有佳人携,豔歌青眉愁。 佳人足娱适,远思何夷犹。 故乡去千里,野堂临溪头。 梦寐别四载,南望无时休。 王粲昔从军,登楼以销忧。 今予岂不然,每到终迟留。
白话文翻译:
著名的园子在宿雨后显得格外清新,春日的阳光温和柔美。 花香在草丛中弥漫,竹影在清澈的溪流上摇曳。 鸣叫的鸟儿自由地飞来飞去,游鱼不时地沉浮。 走出喧嚣的市集,我喜爱这片林间的亭子幽静。 何况还能陪伴君子们宴饮,举杯相敬。 也有佳人相伴,唱着艳丽的歌曲,眉间带着忧愁。 佳人足以带来欢乐,但远方的思念却难以释怀。 故乡远在千里之外,野外的堂屋临近溪边。 梦寐以求的离别已四年,向南望去,思念从未停止。 王粲昔日从军,登楼以消忧。 我现在岂不也是如此,每次来到这里都久久不愿离去。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福建泉州人。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婉约细腻著称,尤擅长写景抒情。此诗创作于宋代,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远方故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蔡襄在陪同友人游览史馆园时所作,通过对园中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远方故乡的深切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春日园中的美景,通过对花香、竹影、鸣禽、游鱼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诗中“出门市朝喧,爱此林亭幽”一句,对比了市集的喧嚣与林间亭子的幽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后文通过对佳人的描写和对故乡的思念,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情感层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宋代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远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