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榴花洞

《榴花洞》

时间: 2025-05-01 10:46:12

诗句

洞里花开无定期,落红曾见逐泉飞。

仙人应向青山口,管却春花不与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46:12

原文展示:

榴花洞 蔡襄 〔宋代〕 洞里花开无定期,落红曾见逐泉飞。 仙人应向青山口,管却春花不与归。

白话文翻译:

洞中的花开没有固定的时间,我曾见过落花随着泉水飞舞。 仙人应该在青山口,管理着春天的花朵不让它们随春归去。

注释:

  • 落红:指落花。
  • 逐泉飞:随着泉水飘飞。
  • 仙人:传说中的神仙。
  • 管却:管理,控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北宋文学家、书法家,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他的诗风格清新,多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此诗可能是在游览山水时,对自然美景的感慨和对仙境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神秘的洞穴,洞中的花开无定期,落花随泉水飞舞,诗人想象仙人在青山口管理着春天的花朵,不让它们随春归去,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仙境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洞中花开的无定期和落花随泉水飞舞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诗中的“仙人应向青山口,管却春花不与归”一句,更是将自然景象与仙境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超凡脱俗生活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慰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洞里花开无定期”:这句描绘了洞中花开的神秘和不可预测,增加了诗的神秘感。
  2. “落红曾见逐泉飞”:这句通过落花随泉水飞舞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动态。
  3. “仙人应向青山口”:这句引入了仙人的形象,增加了诗的仙境色彩。
  4. “管却春花不与归”:这句表达了仙人管理春天花朵的想象,不让它们随春归去,增加了诗的神秘和超脱感。

修辞手法:

  • 拟人:将仙人拟人化,管理春天的花朵,增加了诗的生动性和神秘感。
  • 比喻:落花随泉水飞舞的景象,比喻自然的美丽和动态。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仙境的向往,通过描绘洞中花开的无定期和落花随泉水飞舞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超凡脱俗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 洞中花开:象征神秘和不可预测。
  • 落红逐泉飞:象征自然的美丽和动态。
  • 仙人青山口:象征仙境和超脱尘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落红”指的是什么? A. 落下的红色果实 B. 落花 C. 落下的红色叶子
  2. 诗中的“仙人”在做什么? A. 管理春天的花朵 B. 采摘花朵 C. 欣赏花朵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自然美的赞美 B. 对仙境的向往 C. 对超凡脱俗生活的渴望

答案: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通过对赤壁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的感慨。
  • 黄庭坚《登快阁》:通过对快阁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诗词对比:

  • 苏轼《赤壁赋》与蔡襄《榴花洞》:两者都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但苏轼更多地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而蔡襄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蔡襄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蔡襄的诗歌创作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㲰狗叹 题朱仪中雪雨二图 其一 体斋宅赏莲席上得十字 送樊时登延平训导 两虎斗 题邵翁棋墅卷 戴文进画菊 西湖曲(五首) 冬青行 承陆冶斋以诗趣出次韵答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母字旁的字 龜字旁的字 咒天骂地 枯木再生 飠字旁的字 齿字旁的字 秦赘 探赜索隐,钩深致远 抹不下脸 包含吉的词语有哪些 劗踒 白鵺 晨钟暮鼓 案杀 矢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泼天大祸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