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1:26: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1:26:09
作者: 鲁迅 〔近代〕
类型: 古诗词
明眸越女罢晨妆,
荇水荷风是旧乡。
唱尽新词欢不见,
早云如火扑晴江。
秦女端容理玉筝,
梁尘踊跃夜风轻。
须臾响急冰弦绝,
但见奔星劲有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在晨妆之后,清澈的水面和荷花的微风让人思念故乡。她唱着新词,却因欢愉而无法相见,晨曦的云彩如火焰般扑向晴朗的江面。另一位女子端庄地调理着玉筝,夜风轻拂,尘埃跳跃。片刻间,琴弦急促的声音戛然而止,只见流星划过,发出震耳的声响。
作者介绍: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名周作人,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其作品关注社会现实,批判封建主义,倡导新文化。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鲁迅的文学探索时期,反映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与对时代变迁的感受。诗中女性形象的描绘,体现了鲁迅对女性美的赞美与对社会现状的反思。
《赠人二首》通过对两位女性形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与艺术的追求。首联描述越女的晨妆,清丽的眼眸仿佛在诉说着故乡的思念,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接着,诗人用“唱尽新词欢不见”的句子,表达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失落,似乎在暗示着艺术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后半部分描绘了秦女的优雅与音乐的魅力,琴声如冰般清脆,却又因某种缘故戛然而止,传达出一种无法言喻的悲凉。最后一句“奔星劲有声”,则给整首诗增添了动感与冲击力,流星的瞬间美丽与短暂正如人生的无常,令人感慨。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女性之美,同时蕴含着对过往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深刻思考,反映了鲁迅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女性的美丽与艺术,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敬意与对现实的思考。诗中蕴含的孤独感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体现了鲁迅的内心世界与艺术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明眸越女”指的是哪个地区的女子?
A. 越国
B. 秦国
C. 汉国
D. 楚国
诗中唱新词的女子感到什么情绪?
A. 欢愉
B. 孤独
C. 悲伤
D. 快乐
“奔星劲有声”中“奔星”象征什么?
A. 流星
B. 明月
C. 朝阳
D. 夜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鲁迅的《赠人二首》与李白的《夜泊牛津》在描绘女性与自然方面有相似之处,但鲁迅更注重内心的孤独与思考,而李白则更多展现洒脱与自由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