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58: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58:36
哭王大夫
作者:方干 〔唐代〕
俗人皆嫉谢临川,
果中常情。
为政旧规方利国,
降生直性已归天。
岘亭惋咽知无极,
渭曲馨香莫计年。
从此心丧应毕世,
忍看坟草读残篇。
这首诗表达了对王大夫的哀悼。普通人都嫉妒谢临川的才华,这种嫉妒是人之常情。为政者遵循旧有的规矩才能利国,而王大夫正直的性格已经去世。站在岘亭,感到无限的惋惜,渭水旁的芳香无法用年限来计算。从此心情沉重,似乎要终老于此,忍心看着坟墓上的草,读着他留下的残篇。
方干(约834-约883),字子干,晚唐时期的诗人,才华横溢,以诗闻名,善于抒发个人情感,作品风格清新自然。
这首诗写于王大夫去世之际,表达了作者对其的深切怀念与惋惜。王大夫的去世让作者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与悲伤,诗中流露出对旧友的追思以及对政治现实的思考。
《哭王大夫》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悼亡诗,展现了作者对王大夫的无限怀念与惋惜之情。诗的开头直接指出社会对于才华的嫉妒,反映了当时对于成功者的复杂心态。而紧接着的两句则通过“为政旧规”和“降生直性”强调王大夫的品德和才干,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贡献。岘亭与渭水的意象,勾勒出一个充满忧伤的场景,仿佛连自然也在为王大夫的离去感到惋惜。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通过对比与对仗的修辞手法,展现出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最后几句,诗人以“心丧”和“忍看坟草”来表露自己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与无奈,充满了对生命脆弱的感慨。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王大夫的悼念,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友情和政治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友情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对王大夫的深切怀念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谢临川”是指哪位诗人?
诗中“从此心丧应毕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渭曲馨香”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