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03: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03:33
难与拘儒论,无方即大方。
洞然皆我闼,隅竟在何乡。
惠说犹为寡,聃书不可量。
莫知崖内外,乌睹道藩傍。
血战蛮争角,狂行士望洋。
区区胶小见,肝胆画封疆。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学问的反思与批判。他认为与拘泥于传统儒家思想的人讨论是无益的,而真正的“大方”没有固定的形式。在广阔的天地中,自己的家在哪里呢?虽然惠施的学说仍然稀少,可老子的书却难以测量。没人知道悬崖的内外,谁又见过道的边界。诗中提到的“血战”与“狂行”,表达了对士人的抱怨与对理想的渴望。最后一句则指向了个人的局限与对国家疆域的定义。
刘克庄,字梦阮,号山谷,南宋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与文学家,尤其以其豪放派的风格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文人们普遍感到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刘克庄的诗歌往往表现出对传统思想的挑战与对个人独立思考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比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传统儒家思想的质疑。“难与拘儒论”开篇就明确了诗人对传统学说的不屑,接下来的“无方即大方”则表达了对自由思想的渴望。诗人在探讨哲理的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局限的自省,表现出一种孤独的哲学态度。诗中提到的“血战蛮争角”与“狂行士”体现了当时士人们的困惑与不满,尤其是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冲突。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既有深厚的哲学思考,又充满了对理想的追求,充分展现了刘克庄的才华与思想深度。
诗中使用了许多比喻与对仗,如“血战蛮争角”与“狂行士望洋”,形成了一种对比,突出两者之间的冲突与张力。同时,诗人以“胶小见”来形象化个人视野的局限,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整首诗探讨了个人与社会、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自由思想的追求与对自我局限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深刻理解。
“难与拘儒论”意指什么?
“无方即大方”表达了什么思想?
诗中提到的“惠说”是指谁的思想?
答案:
与李白的豪放相比,刘克庄在这首诗中展现了更多的哲学思考与自省。李白的作品往往充满了对自由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而刘克庄则在追求自由的同时,更多地反思了个人的局限与社会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