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6:53: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53:56
自粤贼倡乱以来蔓延大江南北今已七年矣老师縻饷平定无期烦惋之余忾然有作 其五
岁需千百万,科敛日骚然。
刮地兵如笓,持人吏有权。
连连下符牒,琐琐算缗钱。
给得军储否,民生绝可怜。
自从粤贼发起骚乱以来,战乱蔓延至南北,至今已经七年了。老师为平定战争而绞尽脑汁,然而平息的希望仍未可知。诗人在烦恼之余,愤懑不已,写下这首诗。
每年需要千百万的赋税,朝廷的征收让人心神不宁。
征兵如同收割禾草,官吏却把持着权力。
不断下发文书,琐碎地计算征税之事。
给军队的粮草是否充足,百姓的生活真是可怜。
李惺,清代诗人,生活在战乱时期,他的诗作多关注社会现实,表达对民生疾苦的关切。李惺的作品风格质朴,直抒胸臆,常通过对现状的抨击来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该诗创作于粤贼乱事之后,国家动荡,民众苦不堪言。诗人深受其害,目睹民生困苦,因而写下此诗以表达对时局的无奈和对人民的同情。
这首诗反映了清代中期社会的动荡与民生的困苦。诗人在用词上简练而有力,"岁需千百万"即点明了赋税的沉重,展现出当时百姓生活的艰辛。诗中“刮地兵如笓”的比喻生动形象,突显了征兵的频繁和对民众的压迫,令人感受到战乱的无情与官吏的权力滥用。
整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对百姓的怜悯与对腐败官吏的愤怒。诗人通过对现实的直面,传达了对国家和人民深切的关怀,展现了知识分子在乱世中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这种对社会现实的关怀与批判,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刻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岁需千百万,科敛日骚然。
每年需要的赋税高达千百万,朝廷的征收让百姓心中烦躁不安。
刮地兵如笓,持人吏有权。
征兵的频繁如同收割禾草,官吏却把持着权力,人民无力反抗。
连连下符牒,琐琐算缗钱。
政府不断发文,琐碎地计算征收的税金,显示出官僚体制的繁琐与无能。
给得军储否,民生绝可怜。
不知军队的粮草是否充足,百姓的生活却是极其可怜,暗示了国家对民生的漠视。
整首诗以强烈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战乱带来的苦难的深切关怀,揭示了当时动荡社会中的官僚腐败与民生困苦的矛盾,呼吁对社会现状的反思与改变。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刮地兵如笓”中的“笓”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符牒”是指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