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07: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07:54
国计皆私计,官穷胆气粗。
脂膏恣朘削,色目借捐输。
曾不怜人死,何尝怯鬼诛。
黑丸随处有,可有护身符。
国家的计策都是为了个人的利益,官员们穷困却胆气很足。
脂肪和膏油肆意被削削,税收和捐款的名目层出不穷。
从来不怜惜百姓的生死,又怎么会畏惧鬼神的惩罚?
黑色的小丸子到处都是,难道真的有护身符的存在?
李惺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动荡不安的社会中。他的作品常常反映社会现实,揭示官场的腐败与民众的苦难。李惺的诗风直白而深刻,具有很强的现实主义色彩。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国家动荡不安的时期。诗人通过诗作表达了对当时政局的控诉和对社会现状的深切关怀。诗中反映了官员的腐败与百姓的苦难,饱含着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这首诗以其精炼而深刻的语言,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诗的开头“国计皆私计”直接指出了腐败的根源,强调了国家政策被个人私利所左右的现象。接下来的“官穷胆气粗”则描绘了官员在经济困境中仍然表现出的傲气,表现出一种讽刺意味。整首诗在对比中展示出官员的贪婪与无视民生的态度,令人深感愤慨。
“脂膏恣朘削,色目借捐输”一句通过对财富的隐喻,表现了官员们对民众的剥削,显示出民众在重税和捐款面前无力反抗的悲惨处境。这种深切的社会批判在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后两句“曾不怜人死,何尝怯鬼诛”更是将社会的黑暗推向高潮,质问了那些不顾人民生死的官员。同时,提到“黑丸随处有”,隐喻社会上充斥着不法之物和危险,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无助。最后一句“可有护身符”则在质疑中带着一丝讽刺,体现出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失望。
整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对社会的不满和对未来的忧虑,展现了诗人深刻的思考与批判精神。
诗歌的主题是对腐败官场的控诉和对民众苦难的同情。通过描绘当时社会的黑暗面,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现状的深切忧虑与愤慨。
诗中提到“官穷胆气粗”,这是在讽刺什么?
A. 官员的贫穷
B. 官员的傲慢
C. 官员的忠诚
D. 官员的智慧
诗中“脂膏恣朘削”指的是什么?
A. 民众的财富
B. 官员的腐败
C. 国家政策
D. 自然资源
“黑丸随处有”意味着什么?
A. 社会的繁荣
B. 社会的混乱
C. 人民的安宁
D. 官员的正直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