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1:06: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1:06:10
原文展示:
寓言 韦庄 〔唐代〕
为儒逢世乱,吾道欲何之。 学剑已应晚,归山今又迟。 故人三载别,明月两乡悲。 惆怅沧江上,星星鬓有丝。
白话文翻译:
作为一个读书人,在乱世中生活,我的道路将何去何从? 学习武艺已经太晚,想要归隐山林现在又觉得迟了。 与故人分别已经三年,明月照耀着我们两地,都感到悲伤。 在沧江之上感到惆怅,我的鬓发已经星星点点有了白发。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唐代诗人、词人,与温庭筠并称“温韦”。他的诗歌多写个人遭遇和时代变迁,风格清新自然,语言质朴流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韦庄在乱世中的迷茫和无奈,以及对故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乱世中的迷茫和无奈,以及对故人的深切思念。首两句“为儒逢世乱,吾道欲何之”直接点出了诗人在乱世中的困惑,不知道自己的道路应该如何选择。接下来的“学剑已应晚,归山今又迟”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无奈,无论是学习武艺还是归隐山林,都感到时机已晚。后两句“故人三载别,明月两乡悲”则通过明月这一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最后一句“惆怅沧江上,星星鬓有丝”则通过沧江和鬓发这两个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诗人在乱世中的迷茫和无奈,以及对故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韦庄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迷茫和无奈 C. 愤怒 D. 平静
诗中的“明月”象征着什么? A. 希望 B. 思念和悲伤 C. 光明 D. 孤独
“学剑已应晚,归山今又迟”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受? A. 时机已晚 B. 充满希望 C. 无所畏惧 D. 安于现状
答案: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