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10: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10:21
鹧鸪鸡。为谁啼杀夕阳西。
一声声迸思乡泪,沾洒香泥。
茫茫客路迷。烟树千重蔽。
魂梦三春滞。花休艳艳,草莫萋萋。
鹧鸪和鸡在夕阳西下时啼叫,
它们的鸣叫是为谁而鸣呢?
这一声声的啼鸣,迸发出我对故乡的泪水,
沾湿了这芳香的泥土。
漫长而茫然的旅途让我迷失方向,
烟雾缭绕的树林遮蔽了我的视线。
我的魂魄与梦境在这三春之际停滞不前,
花儿不再娇艳,草也不再繁茂。
该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表达的情感与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乡情绪相契合,尤其是“思乡泪”的意象,反映了许多游子在异乡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作者介绍:屈大均,明代诗人,字仲圭,号云山,生于福建,后居于南京,擅长诗文,风格清新脱俗,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屈大均游历时,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旅途的感慨,反映了他在异乡的孤独与迷茫。
《殿前欢》通过对鹧鸪和鸡的描写,引入了夕阳的意象,展现了作者的思乡之情。鹧鸪和鸡的鸣叫,不仅是自然的声音,更是作者内心情感的映射。随着夕阳的西沉,时间的流逝让思乡的情绪愈发浓烈,啼叫声中夹杂着对故乡的无尽思念,泪水不由自主地流下,沾湿了泥土,象征着对故土的深情依恋。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旅途的茫然和迷惑,烟树的重重遮蔽使得他与外界的联系变得模糊。这种环境的描写恰如其分地反映了他作为游子的孤独与无助,仿佛在暗示着人生的困境与艰辛。
最后,诗中提到的“魂梦三春滞”,更是将思乡情绪深化到灵魂的层面,表现出一种无尽的惆怅与失落。花草的凋零象征着他心中对美好往昔的怀念,渲染了整首诗的忧伤气氛。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和情感的抒发上都非常细腻,展现了屈大均对人生、故乡及自然的独特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思乡为主题,表现了游子在异乡的孤独感与对故乡的深切怀念,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和情感的共鸣。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动物有哪些?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诗中“魂梦三春滞”中的“滞”是什么意思?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