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同耿拾遗春中题第四郎新修书院

《同耿拾遗春中题第四郎新修书院》

时间: 2025-05-07 18:06:09

诗句

得接西园会,多因野性同。

引藤连树影,移石间花丛。

学就晨昏外,欢生礼乐中。

春游随墨客,夜宿伴潜公。

散帙灯惊燕,开帘月带风。

朝朝在门下,自与五侯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06:09

原文展示:

同耿拾遗春中题第四郎新修书院 卢纶 〔唐代〕

得接西园会,多因野性同。 引藤连树影,移石间花丛。 学就晨昏外,欢生礼乐中。 春游随墨客,夜宿伴潜公。 散帙灯惊燕,开帘月带风。 朝朝在门下,自与五侯通。

白话文翻译:

能够参加西园的聚会,多半是因为我们都有野性的心。 引导藤蔓连接树影,移动石头在花丛之间。 在晨昏之外学习,在礼乐中找到欢乐。 春天随文人墨客出游,夜晚与隐士共宿。 打开书卷时灯光惊飞燕子,拉开窗帘月光带着微风。 每天都在门下,自然与权贵交往。

注释:

  • 西园会:指文人雅集的聚会。
  • 野性同:指作者与耿拾遗都有不受拘束的性格。
  • 引藤连树影:形容书院环境幽雅,藤蔓与树木相映成趣。
  • 移石间花丛:指书院内布置有精心摆放的石头和花丛。
  • 学就晨昏外:指在日常作息之外的时间学习。
  • 欢生礼乐中:在礼乐活动中找到乐趣。
  • 墨客:指文人。
  • 潜公:指隐士。
  • 散帙:打开书卷。
  • 五侯:泛指权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纶,唐代诗人,字允言,与钱起、韩翃、司空曙等人并称“大历十才子”。他的诗多写景抒情,风格清新自然。此诗是卢纶在春日参加耿拾遗的书院聚会后所作,表达了对书院环境的赞美和对文人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春日,卢纶受邀参加耿拾遗新修的书院聚会时所作。诗中描绘了书院的幽雅环境和文人墨客的雅集生活,反映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书院环境的细腻描绘和对文人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文化的融合之美的欣赏。诗中“引藤连树影,移石间花丛”等句,以景入情,将书院的幽静与文人的雅致相结合,体现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同时,“春游随墨客,夜宿伴潜公”等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与文人墨客交往的生活的渴望。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唐代文人雅集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得接西园会,多因野性同。”:表达了作者能够参加这样的聚会,是因为与耿拾遗有着相似的不受拘束的性格。
  2. “引藤连树影,移石间花丛。”:描绘了书院的环境,藤蔓与树木相映,石头与花丛相间,显得幽雅而自然。
  3. “学就晨昏外,欢生礼乐中。”:说明了在日常作息之外的时间学习,并在礼乐活动中找到乐趣。
  4. “春游随墨客,夜宿伴潜公。”:表达了春天随文人出游,夜晚与隐士共宿的惬意生活。
  5. “散帙灯惊燕,开帘月带风。”:描绘了打开书卷时灯光惊飞燕子,拉开窗帘月光带着微风的情景,增添了诗意。
  6. “朝朝在门下,自与五侯通。”:表明作者每天都在门下,自然与权贵交往,显示了作者的社会地位。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引藤连树影”中的“引藤”比喻书院环境的幽雅。
  • 拟人:如“散帙灯惊燕”中的“灯惊燕”赋予灯光以生命,增添了诗意。
  • 对仗:如“春游随墨客,夜宿伴潜公”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文人雅集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与文化融合之美的欣赏。通过描绘书院的幽雅环境和文人墨客的雅集生活,作者展现了

相关查询

薛乐道自南阳来入都留宿会饮作诗饯行 鼓笛慢(黔守曹伯达供备生日) 雪後登南禅茅亭简张仲谋二首 次韵奉答存道主簿 送酒与周法曹用前韵 和李才甫先辈快阁五首 陪师厚游百花洲盘礴范文正祠下道羊昙哭谢安 次韵斌老冬至书怀示子舟篇末见及之作因以赠 和甯子与白鹿寺 息暑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酉字旁的字 只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削迹捐势 高举远去 基尼系数 艸字旁的字 玉字旁的字 高字旁的字 貝字旁的字 拨甩 君暗臣蔽 妆结尾的成语 回梁 残壶 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酒虎诗龙 氃氋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